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中药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内服外用配合放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复方中药消症固本胶囊内服及消症止血栓外用配合放疗治疗子宫颈癌30例(设为临床观察组),单纯放射治疗3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复方中药对宫颈癌患放射治疗的协同作用。结果 两组平均阴道流血天数有极显差异,放疗结束后两组肿瘤消退率无明显差异;但肿瘤消退的放射剂量及急性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中药骨服及外用配合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可加速止血,减少宫颈癌的阴道流血天数;增强宫颈癌对放射治疗的 敏感性,降低肿瘤消退的放射剂量;减少放疗的急性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硒在子宫颈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AFS12 0 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对4 4例宫颈癌患者 ,18例宫颈良性疾患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1 0 6± 0 18μmol/l明显低于宫颈良性疾患 1 2 8± 0 17μmol/l及健康人 1 2 8± 0 2 4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宫颈癌发病与硒缺乏有关 ,对宫颈癌患者适当补硒 ,可能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4.
患者66岁,因身体检查发现子宫肌瘤3个月于2007年7月20日入院.患者绝经10年余,绝经前月经正常,否认绝经后激素治疗史.高血压史5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孕激素耐药模型,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利用人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敏感型Ishikawa细胞株和孕激素不敏感型Ishikawa-pLWERNL细胞株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组18只);成瘤后,分别将接种Ishikawa细胞株和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各自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甲羟孕酮(MPA组)、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称取各组肿瘤湿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孕激素受体B(PR-B)、ERK1/2、p-ERK1/2、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中,MPA组、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轻43.0%和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中,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A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EGF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P<0.05),而PR-B蛋白表达则明显低于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P=0.000)。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MPA组PR-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吉非替尼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各组PR-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吉非替尼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M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吉非替尼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MPA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接种孕激素不敏感型Ishikawa-pLWERNL细胞株产生的移植瘤中,过表达的EGFR可下调PR-B蛋白表达,而对MPA不敏感;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吉非替尼可有效抑制p-ERK1/2和p-AKT的表达,尤其对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产生的移植瘤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宫颈癌虽然不常见,但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随着妊娠年龄的推迟,未来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病率会更高。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健康,同时要兼顾胎儿,若选择继续妊娠要尽量减小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采取措施延缓肿瘤进展,达到与非妊娠宫颈癌患者相同的治疗结局。目前妊娠合并早期宫颈癌继续妊娠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期待治疗、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单纯宫颈切除术和宫颈锥切术,化疗药物则以铂类为基础,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通常ⅠA1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可进行期待治疗,ⅠA2~ⅠB1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ⅠB1期以上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推荐新辅助化疗,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理论上应停止妊娠。现对妊娠合并宫颈癌继续妊娠的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宫颈癌虽然不常见,但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随着妊娠年龄的推迟,未来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病率会更高。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健康,同时要兼顾胎儿,若选择继续妊娠要尽量减小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同时采取措施延缓肿瘤进展,达到与非妊娠宫颈癌患者相同的治疗结局。目前妊娠合并早期宫颈癌继续妊娠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期待治疗、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广泛性宫颈切除术、单纯宫颈切除术和宫颈锥切术,化疗药物则以铂类为基础,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通常ⅠA1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可进行期待治疗,ⅠA2~ⅠB1期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ⅠB1期以上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推荐新辅助化疗,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理论上应停止妊娠。现对妊娠合并宫颈癌继续妊娠的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EGFR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Ishikawa及KLE细胞株,利用脂质体将携带EGFR基因的质粒转染到Ishikawa细胞株建立EGFR过表达的Ishikawa细胞株,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上述3种细胞中EMT相关指标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低分化、高侵袭性的KLE细胞中EGFR呈高表达,且KLE细胞中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均低于Ishikawa细胞(P<0.01),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则高于Ishikawa细胞(P<0.01),EGFR过表达处理后,Ishikawa细胞E-cadherin、α-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EGFR过表达引起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敏感细胞株Ishikawa及孕激素不敏感细胞株KLE的表达,探讨EGFR基因过表达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孕激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Ishikawa和KLE细胞中EGFR及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EGFR全长cDNA真核表达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至Ishikawa细胞,同时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为对照,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EGFR、PR-B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EGFR、PR-B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法观察转染EGFR基因后Ishikawa细胞对孕激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1)Ishikawa细胞中,EGF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KLE细胞(P<0.001),而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高于KLE细胞(P<0.001);(2)稳定转染EGFR基因后,Ishikawa细胞中EGF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P<0.001),而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3)10-8、10-7、10-6、10-5mol/L的MPA对未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的Ishikaw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但对稳定过表达EGFR的Ishikaw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转染EGFR基因能有效提高Ishikawa细胞内EGFR基因的表达,但可下调PR-B基因的表达使Ishikawa细胞对MPA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DNA定量分析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行子宫内膜细胞DNA定量分析及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的患者,共428例。采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直接获取子宫内膜细胞标本,结合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和Feulgen染色技术进行DNA定量分析,以宫腔镜下诊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子宫内膜细胞DNA定量分析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符合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子宫内膜DNA定量分析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符合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92%、91.43%、86.03%、56.14%和98.09%。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异倍体细胞,少数非子宫内膜癌的病例也可出现DNA异倍体细胞,但>5c细胞大都少于3个。结论子宫内膜DNA定量分析用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简单易行,安全无痛,准确性高,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