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尚不确定,但一般认为在7%左右。作者报道1例26岁男性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并发急性髓性白血病。2001年6月皮损首次发生于两侧胫前。在正确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之前,患者被给予外科治疗。2001年11月由于皮肤及全身状况恶化,患者入住Katowice的Si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qi-promoting and phlegm-resolving approach in treatment of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ethodology: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ases given modified WenDan Tang(温胆汤 Gallbladder-warming Decoction).Result:Favorable results obtained in cases of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he type of stagnancy of qi and phlegm(diabetic retinopathy,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diabetic foot).Conclusion:Wen Dan Tang is effective for diabetic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he type of stagnancy of qi and phlegm.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心脏病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以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为主。心功能Ⅰ~Ⅱ级妊娠者母婴预后良好。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相比孕周明显缩短,而新生儿早产率、围生儿病亡率、孕妇心衰发生率明显增高。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在孕前进行心血管手术矫治的妊娠者,能顺利通过妊娠期和分娩期。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母婴预后与心功能级别和心血管内外科手术干预密切相关。剖宫产为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高求助意愿者的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因素,以促进有积极求助意愿但未采取行动大学生的求助行为.方法:在4所心理咨询中心建设较健全的综合性高校,选取客观上有寻求心理帮助需要并且愿意寻求心理帮助,但未采取行动的学生,组成高意愿未求助组(n=138);同时在高校咨询室调查99名主动求助的学生,组成主动求助组.采用寻求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自我表露的预期结果量表(DES)、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修订版、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和自编间接求助经历问卷评估与求助行为相关的因素.结果:高意愿未求助组的SSOSH、DES的预期风险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归因问卷得分均高于主动求助组[(12.4±3.0)vs.(11.3±4.0),(12.9±3.0) vs.(11.0±3.4)),(4.4±0.8) vs.(3.7±1.0);均P<0.05],而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和间接求助经历问卷得分低于主动求助组[(27.7±4.2)vs.(30.0±4.0), (0.3±0.5)vs.(0.9±0.8);均P<0.001)].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自我表露的预期风险、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题、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量表得分进入回归模型,可解释求助行为变异的47.8%.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间接求助经历通过自我效能和预期风险的中介作用影响求助行为,该模型可解释行为变异的3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4%.结论:高意愿心理求助行为可能与个体的自我表露预期风险、自我效能、问题可控性归因和间接求助经历密切相关.个体遭遇的心理困扰越不可控就越可能求助,对咨询的预期风险越小、自我效能越高、间接求助经历越丰富的个体越倾向于求助.  相似文献   
5.
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是什么: 钾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成年人体内含钾150克。钾能增加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但对心肌却起抑制作用,并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如果人体缺钾,就会感到怠倦无力、精力、体力下降,同时耐热力也降低;若缺钾严重,就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懒动、不能完成正常运动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调血管生成素( ANG )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及p-AKT、p-GSK3β、p-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NG mRNA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膀胱癌T24细胞,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3组:T24组为正常T24细胞,T24-NC组为转染阴性对照质粒T24细胞,T24-siANG组为转染干扰质粒T24细胞。通过筛选、鉴定后,将各组细胞皮下注射到BALB/c裸鼠中,观察肿瘤生长和肿瘤微血管密度、肺上肿瘤转移灶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1、p-AKT、p-GSK3β、p-mTOR的表达。结果与T24-NC组相比,T24-siANG组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为57.46%。 HE染色显示,T24-siANG组肿瘤微血管较T24和T24-NC组明显减少,T24-siANG组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呈弱阳性反应。结论下调ANG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并通过降低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增殖及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舒静  何强  陈芳  莫鑫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8):985-988
白塞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可以累及任何大小和类型的血管,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而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极其困难。儿童白塞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异性强,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进展。本文对1例白塞病患儿的病情演变、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使临床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快正确诊断,以便早期开展疾病管理,防治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8.
蔡华萍  舒静  陈卫民 《浙江医学》2022,44(18):2009-20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难治性妇科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随着测序技术的应用,菌群微生态与EM的关系被逐渐关注,菌群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调控免疫应答、参与雌激素作用以及干扰代谢活动从而影响E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具体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菌群微生态在EM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哌罗匹隆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哌罗匹隆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4、8、12周疗效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用药前,两组BP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8、12周,观察组BP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甲功五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8、12周后,两组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H、T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T3和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哌罗匹隆,可有效调节甲功五项激素水平,促使甲状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及动态变化。方法:对32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采用抗抑郁药配合归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12周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36周评定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32名正常对照组评定GQOLI-74。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除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除性功能因子及婚姻与家庭因子,其余各指标随治疗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急性期归因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能在治疗结束后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持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