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痹证也称风湿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免疫学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环境及自身免疫有关。很多实验证明,一些风湿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中医学“免疫”即人体的正气拉,并将疾病发病因素归纳为正气与邪气。本病因始见于《内经》,在《素问·痹论》篇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强调了外邪致病的重要性,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口’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痹证除以上致病因素外,其发病机理与脾虚外湿易侵,血虚外风易感,阳虚外寒易人,阴虚外热易犯,正虚外邪易干有关。也即邪气的侵入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正气虚弱才是本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舒春  李振怡  李艳 《国医论坛》2012,27(6):10-12
国医大师李济仁业医60余载,对中医痹证诊治经验甚丰.他认为痹证病机与脾虚外湿易侵,血虚外风易感,阳虚外寒易入,阴虚外热易犯,正虚外邪易干有关.并提出痹证发病是内外合邪而致,内外之间以正虚为本,故痹证治疗应扶正与祛邪并举,并且抓住虚之要害,或治脏腑、补气血,或调阴阳,综合施治,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黄河  李保华  陈旭东  舒春 《四川医学》2014,(8):1016-101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经后路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并通过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对照组72例,为早期及同期(2008年以前)未通过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两组均在术前、术后行DR及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丢失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弯曲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对照组54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丢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伤椎椎体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防止后凸畸形的加重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4.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属中医学痿证范畴,为疑难病。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对痿证理论与临床治疗多有创新,他认为痿证的病因不外乎"虚"与"邪",而以虚为主,辨证分为成人实痿、儿童实痿、成人虚痿、儿童虚痿,治疗以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为主。  相似文献   
5.
袁开颜  舒春 《海南医学》2014,(22):3417-3418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Ⅲ型(Autoimmune polyendocrine syndrome-3,APS-3)是一种少见病,国内文献只有个案报道,通过对其诊治过程及文献复习加深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属中医学痿证范畴,为疑难病。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对痿证理论与临床治疗多有创新,他认为痿证的病因不外乎"虚"与"邪",而以虚为主,辨证分为成人实痿、儿童实痿、成人虚痿、儿童虚痿,治疗以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病变夹脊穴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病变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病变夹脊穴治疗,记录两组疗效,分析中医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GE_2、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病变夹脊穴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腰椎功能,并降低炎性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益肾清络活血方对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痰瘀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应用益肾清络活血方200 m L,每日2次;对照组20例应用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按ACR标准评价两种疗效时,达到ACR20、ACR50、ACR70的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在改善关节症状、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似,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改善RA患者全身整体症状、痰瘀互结证证候、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清络活血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降低CRP、ESR、RF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正痹证也称风湿病[1],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免疫学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环境及自身免疫有关。很多实验证明,一些风湿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