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护士长临床常用仪器的风险认知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常用仪器使用认知及现状调查问卷,对110名临床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对临床常用仪器的认知水平得分为(35.23±1.58)分,得分占满分的88.08%。急诊科、中心ICU、心内科和手术室临床常用仪器的认知评分优于呼吸内科和普通病房(P〈0.05)。对仪器设备风险管理主要存在问题调查显示:54.55%科室仪器未建立信息管理,68.18%有超龄服役的仪器,73.64%仪器设备的保养未做到三级预防,72.73%对护士进行仪器设备培训未达到规范化要求,81.82%未重视患者的舒适度。结论护士长对临床常用仪器的总体认知程度有待提高,护士长在临床常用仪器日常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在105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中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证实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积极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各种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拔罐组、治疗组3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拔罐组给予拔罐治疗,治疗组给予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进行相关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0%,总有效率为97.5%;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84.44%;拔罐组临床治愈率为22.5%,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拔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优于针刺组和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拔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疗法配合针刺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减少症状缓解及消失的时间,有效的恢复肺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SPECT局部脑血流分析方法,探讨镜像治疗(MT)联合分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3组,每组各30例。MT组采用镜像治疗;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联合组采用镜像治疗配合分期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后,应用SPECT观察皮质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动态改变情况,并进行NIHSS、FMA、MBI、ARAT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FMA、MBI、ARAT和NIHS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FMA、MBI、ARAT和NIHSS均有所改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且联合组优于分期针刺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期针刺组与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T联合分期针刺可以较高的改善脑梗塞患者脑区的SPECT评分、Fr及Fm、病灶数,改善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上肢FMA、MBI、ARAT评分,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的MT治疗和分期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脑血流改变而引起脑功能重组有关,是脑梗塞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该研究旨在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其基本特性。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的PSTT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纯化并传代,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方法包括: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与肿瘤组织短串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建立稳定传代的人PSTT细胞系PSTT-1。PSTT-1细胞单层贴壁生长,失去接触抑制性,呈多突起的纺锤形结构。体外培养生长良好,每5 d传代1次,目前已传至30余代。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女性核型:46,XX。PSTT-1与肿瘤组织STR分析结果高度匹配。PSTT-1细胞表达β-catenin、CD14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和Muc4。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人PSTT细胞系PSTT-1,为PSTT的研究提供了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配合分期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各40例,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心理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疗法,治疗组采用分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用临床疗效、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FMA、MBI、SAS、SDS均优于分期针刺组和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针刺组FMA和MBI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和分期针刺组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分期针刺能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应用 western印迹分析该抗原与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抗X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方法应用基因扩增技术分离此蛋白的结构基因,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应用融和表达载体pGEX-2T,重组、克隆得到带有HBX特异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株,并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抗X抗体。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表达产物可与HBV感染患者体内的抗X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纯化后的HBX抗原可作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抗X抗体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肠道功能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热敏灸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热敏灸组大鼠以高乳糖饲料喂饲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热敏灸组同时给予艾灸足三里和神阙穴,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连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评估3组大鼠内脏敏感性(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值)、肠道功能(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和结肠蠕动波个数),检测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P物质(SP)、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值均明显降低,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明显延长,结肠蠕动波个数明显增多,血清GAS和MTL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SP和SS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均明显升高,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肠蠕动波个数明显减少,血清GAS和NTL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SP和SS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热敏灸可以通过降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强胃肠道动力,调节血清GAS、MTL、SP、SS含量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的亚克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酶切pBP322-HBV,回收HBV DNA,将其克隆到高拷贝载体,获得亚克隆株pUC19-HBV,再酶切、HBV DNA标记探针,核酸杂交检测临床血清标本72份,与定量PCR,定性PCR方法对比。方法 由此获得了亚克隆株pUC19-HBV,用地高辛标记的HBV DNA探针杂交、定量PCR、定性PCR方法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标本72份。结果 阳性标本份数分别为40、51、49份,阳性率分别为55.6%、70.8%、68.1%。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8.9%、84.6%、80.8%。结论 3种HBV核酸检测方法的比较,以定量PCR法最为敏感,地高辛标记HBV DNA探针检测法为特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