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人源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因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研究异源CXCR4基因转染对肿瘤致瘤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人CXCR4基因导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RT-PCR、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人CXCR4在B16细胞中的表达,体内成瘸实验验证B16细胞的致瘤性.[结果]人CXCR4基因转染B16细胞,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RT-PCR检测到人CXCR4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到人CXCR4蛋白的表达,体内成瘤实验证实异源CXCR4转染降低了B16的生长速度.[结论]异源CXCR4基因转染下调黑色素瘤的致瘤性,其机制可能与异源CXCR4诱导的免疫交叉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近来的研究数据极大地支持了慢性炎症是癌症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的概念。许多癌症来自感染部位,促炎细胞因子协调肿瘤微环境并参与肿瘤过程,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转移。A20(也称为RNFAIP3)是泛素编辑酶,作为有效的抗炎信号分子,可以限制多个细胞内信号级联。最近的报道已将A20鉴定为各种癌症中关键的肿瘤抑制因子。本文就A20在炎症信号级联调控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解释了A20如何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调节癌症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和方法 :研究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小鼠B7基因导入C57BL小鼠大肠癌细胞株CMT93细胞 (弱免疫原性 )。用 80 0 μg/mL的G41 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B7分子得到充分表达 ,主要以细胞膜染色为主 ,也有部分细胞浆着色。将 5× 1 0 6B7 CMT93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背部皮下 ,以相同细胞数的野生型瘤细胞接种为阴性对照。结果 :实验组小鼠 (n =4)第 2周开始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 ,至第 4周末肿瘤全部消失 ,而对照组肿瘤呈进行性生长 (n =3) ,至第 4周末肿瘤大小为 ( 1 7654± 0 4963)cm2 (长径×短…  相似文献   
4.
B7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B7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诱导抗大肠癌CTL的活化。方法:采用电击法将B7基因导入小鼠大肠癌细胞CMT93,G418筛选阳性克隆,免疫组化显示B7分子有高效表达,B7,CMT93(CMT93-B7)接种于C57BL/6小鼠背部皮下,其致瘤性显著下降,CMT93-B7致敏的小鼠对野生型瘤细胞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用CMT93和CMT93-B7细胞分别经腹腔免疫小鼠,得到腹腔浸润淋巴细胞及致敏脾细胞  相似文献   
5.
转染B7基因使肿瘤细胞表达B7共刺激分子后,瘤细胞提供双信号活化T细胞,使具有免疫原性的瘤细胞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以此瘤细胞作为疫苗治疗已形成的肿瘤取得了部分疗效。共转染B7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等使抗肿瘤免疫得到进一步加强,对肿瘤的疗效也有进一步的提高。转染B7基因诱导免疫反应的作用在人肿瘤细胞系中也得到了证实。对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制约免疫反应的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最终为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小鼠B7基因导入C57BL小鼠大肠癌细胞株CMT93细胞(弱免疫原性),用800μg/ml的C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B7分子得到充分表达,主要以细胞膜染色为主,也有部分细胞浆着色.将5×10~6B7~ CMT93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背部皮下,以相同细胞数的野生型瘤细胞接种为阴性对照.结果发现实验组小鼠(n=4)第2周开始肿瘤的体积逐渐缩小,至第4周未肿瘤全部消失,而对照组肿瘤呈进行性生长(n=3),至第4周未肿瘤大小为(1.7654±0.4963)cm~2(长径×短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用B7~ CMT93瘤细胞致敏小鼠后再接种野生型的CMT93瘤细胞,小鼠全部不成瘤(n=4),未致敏小鼠除1只未成瘤外,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的配体聚肌胞(PolyI:C)对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EBM-2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单个核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以不同浓度的PolyI:C(0、0.01、0.1、1 g/L和10 g/L)干预人脐血内皮祖细胞,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检测PolyI:C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olyI:C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内皮祖细胞表达的Toll样受体进行检测,并检测不同浓度的PolyI:C对内皮祖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3、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Toll样受体1、Toll样受体3、Toll样受体4、Toll样受体6,表达较低水平的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5、Toll样受体7、Toll样受体8、Toll样受体10,不表达Toll样受体9。而PolyI:C能上调Toll样受体3 mRNA表达,并呈量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浓度PolyI:C(1 g/L和10 g/L)持续作用于脐血内皮祖细胞3天后显著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P<0.01),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活化Toll样受体4(TLR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静脉内皮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TLR4和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检测TLR4及其辅助受体CD14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TLB4配体脂多糖诱导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TLB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以及CD14的蛋白表达上调.活化TLR4显著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的基因表达以及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活化TLR4诱导的细胞因子上调依赖NF-кB信号传导途径,信号传导阻滞剂能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而且初次活化后,TLR4的再次活化仍然诱导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结论:活化TLR4诱导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介导非耐受性炎症反应,提示静脉内皮细胞是重要的炎症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9.
AT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胞外核苷酸AT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ATP(0、 1、5、10、50和100 μmol/L)持续干预脐静脉内皮细胞 3天及ATP(50 μmol/L)不同时间段干预(1~6天)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三磷酸腺苷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对其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通过RT-PCR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P2受体亚型进行检测,检测不同浓度的ATP(0、5、10、50和100 μmol/L)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P2Y2、P2Y11,细胞周期素cyclinB1、cyclinD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三磷酸腺苷在高浓度(50和100 μmol/L)持续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 3天后显著抑制生长(P<0.01),终浓度50 μmol/L的ATP呈时间依赖性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不同浓度的ATP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均无明显影响,但在高浓度时可显著增加S期的细胞比例和减少G2/M期的细胞比例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静止状态下,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P2X-4,5和P2Y-2,4,11,13,14;三磷酸腺苷各浓度组均能明显上调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仅在高浓度时上调P2Y2,11、eNOS的表达和下调cyclinB1表达,而对表达cyclinD1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胞外核苷酸三磷酸腺苷在高浓度(50和100 μmol/L)时可能通过受体P2Y2和P2Y11下调cyclinB1表达,使细胞周期从S期向G2/M期的转变受阻,从而抑制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并且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MCP-3基因和B7基因共转染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CP-3(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3)和B7基因共转染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的可能性。方法:用脂质体将小鼠MCP-3和B7(B7.1)基因导入小鼠大肠癌CMT93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RT-PCR检测B7和MCP-3的表达,趋化实验检测MCP-3的功能。体内实验观察基因修饰瘤细胞(CMT93/B7+MCP-3)的成瘤性、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针对CMT93的免疫保护及其作为疫苗治疗已形成肿瘤的疗效。结果;RT-PCR检测发现CMT93/B7+MCP-3瘤细胞有B7和MCP-3的表达,而且所表达的MCP-3有良好的趋化活性。CMT93-/B+MCP-3的成瘤性显著下降(P<0.01)。经CMT93/B7+MCP-3免疫的小鼠获得对CMT93的免疫保护(P<0.05)。作为疫苗CMT93/B7+MCP-3能抑制接种早期肿瘤的生长。结论:共转染MCP-3和B7基因能有效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共转染的细胞作为疫苗治疗已形成的肿瘤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