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胡虞乾  杨镇 《微创医学》2001,20(4):421-42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的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治疗。方法对60例患者在电子内窥镜下活检胃粘膜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检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的结构变化;应用放免的方法测定外周血中的胃泌素(Gastrin)、胃动素(Mtl)、内皮素(ET)、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浓度;并对肝功能状况、门静脉血流状态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进行检测。结果PHG的发生与肝功能状况、门静脉血流状态和HP感染密切相关,而PHG的发生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和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无相关性;外周血中Gastrin、Mtl、ET、IL-2、TNF的浓度变化与PHG的产生发展明显相关;联合抗HP感染+降门脉压+护肝药则能明显缓解或减轻PHG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结论HP感染、门静脉血流状态、肝功能状况是PHG发生的三个主要因素HP感染影响胃肠道生理和粘膜免疫性病理损伤导致PHG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虞乾  杨威  邓水柱  杨镇  阮幼冰 《广西医学》2000,22(6):1198-1200
目的:本文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粘膜病理变化的特点,旨在探讨HP感染在PHG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内窥镜取胃粘膜活检证实有无HP感染;同时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G)者,无论是否伴有幽门杆菌感染分别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1)60例门脉高压症(PH)患者有48例为HP阳性(80%),其中PHG患者HP阳性率为87%,NPHG患者阳性率仅为60%;(2)HP阳性和HP阴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均合并有胃粘膜病变,且前者以重型为主,后者以轻型为主。结论:(1)HP感染是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促进因素;(2)门脉高压时胃粘膜变化包括细胞机制和免疫反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肛周脓肿的中医中药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措施包括微创治疗、中药内服、外敷、中药局部熏洗等.现将肛周脓肿的中医药辨证施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痊愈30例,治愈率93.75%,死亡2例,死亡率6.25%。4例因术后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其中2例经3次手术治疗。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预防损伤是关键;胆管成形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至2005年2月对我院住院47例急性重症胆管炎合并高血糖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胆囊癌、32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胆囊组织p53、p73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分析p73和p21WAF1相互关系.结果 48例胆囊癌中,p53、p73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2.1%和43.8%,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胆囊癌中p73蛋白的表达与Nevin分期有关(P<0.05),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evin分期有关(P<0.05).结论 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高表达,提示三者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胆囊癌中p73与p21WAF1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关注基层医院临床科研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虞乾 《现代医院》2006,6(6):121-122
在医学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中为什么要注重伦理问题,临床科研为什么必须符合伦理学要求?在以往,研究者通常主要考虑医学问题而不考虑伦理问题,但现在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若被忽略就要出现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临床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科研时涉及“伦理”问题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脾部分切除加门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高压症(PHT)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和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T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治疗组实施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对照组实施单纯脾切除术。两组术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tuftsin和IgM,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显像测量门静脉主干(MPV)的管腔横截面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tuftsin和IgM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04)。治疗组术后血清tuftsin和IgM水平保持稳定(P=0.25,P=0.12)。MPV的管腔横截面积:术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小,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小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PHT,具有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及降门静脉压力的双重作用。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T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患者是一种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们发现了检测性激素受体水平对肿瘤的监测、鉴别良恶性病变、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1 ] 。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ER(雌激素受体 )、PR(孕酮受体 )在乳腺肿瘤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综述如下。1 概 况近 10年来ER和PR的研究主要是在测定方法上进行改进 ,相继建立的ER、PR测定的方法有 :①生化法。②亲和组化法。③免疫组化法。④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等[2 ] 。在检测方式上 ,多采用石蜡切片 ,并在其他方法如冰冻切片、细胞印片或穿刺细胞涂片上也有应用。ER、PR在胞浆、胞核中都有分布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