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璃离子体粘固粉是一种有机和无机共聚物,具有强度高、无毒、粘结性好等特点,是 治疗楔状缺损及牙颈部过敏等症的新型充填材料。楔状缺损是成年人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牙体疾病。因牙本质缺损后遇到冷、热、酸等刺激时,出现敏感酸痛症。据张家口市调查报告,在1029名成年人中楔状缺损占25.9%。治疗楔状缺损的方法甚多,但各有利弊。我们用玻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自拟“金黄白护髓剂”治疗急慢性牙髓炎4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用法 1.配方与制剂:金银花、黄芪、白芨各30克,黄莲15克,乳香、没药、连翘各20克,地卡因5克,蜂蜜适量。先将前七味中药捣研,过7号筛取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自拟“金黄白护髓剂”治疗急慢性牙髓炎4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配方与制剂:金银花、黄芪、白芨各30克,黄连15克,乳香、没药、连翘各20克,地卡因5克,蜂蜜适量。先将前七味中药捣研.过7号筛取细末,后与地卡因液、蜂蜜混合,消毒备用(以下简称“护髓  相似文献   
4.
我与乔羽老师有缘两次相会。第一次是在2000年冬天,我应邀参加一位朋友的宴请,有幸和乔羽夫妇共进晚餐。乔羽夫人佟琦老师坐在我右侧,我们不仅合影还获得了他们公寓的电话。第二次见面是今年3月19日受《中老年保健》杂志之托,在乔羽老师方庄寓所的一间会客室里进行采访。乔羽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温厚、睿智、幽默、豁达,且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5.
<正> 皮肤瘙痒疹病因是由于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风为阳邪,风性善行而数复,故发病迅速,时隐时现。所谓“风”,一是指风为致病因素;二是指风邪的性质和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多兼湿热,也可出现“血虚生风”和“血热生风”之象。心主血故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笔者治验案例每奏良效,报告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6.
济宁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临床收集的100株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7.0%,对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0%、87.0%和63.0%,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的耐药率为9.0%和6.0%。表明济宁地区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病儿,男,80 d.因口腔溃疡20 d,稀便10 d伴发热6 d入院.病儿20 d前出现口腔溃疡,位于软腭部位,左右各一个,发现时即有1 cm×1 cm大小,表面覆有白色膜状物.10 d来出现稀便,有时发绿,无脓血,每天5~6次,无呕吐.近6 d出现发热,体温39.7 ℃,无畏寒、寒战,无明显皮疹,无咳喘流涕,退热治疗后体温可以降至正常,短时间内体温复升.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6 d (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改善.发病以来,经常哭闹,吃奶尚可,小便可.病儿系G1P1,足月剖宫产,无手术输血史,生后母乳喂养,注射卡介苗(4~8周后局部无反应)、乙肝疫苗一次.父母体健,无血缘关系,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否认冶游史、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其母孕期体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胶样粟丘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本院诊治的1例胶样粟丘疹,并回顾复习国内报道的35例类似病例。结果本例为51岁女性患者,农民,双侧手背淡黄色丘疹5年,累及面部3年,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大片均质性有裂隙、无定形的淡嗜酸性胶样物质沉积。诊断:胶样粟丘疹。36例胶样粟丘疹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4.09±9.72)岁,其中男14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7∶11。仅有2例(5.56%)有皮损发生在非曝光部位,余均发生于曝光部位,且有25例(69.44%)与过度日晒有关。结论胶样粟丘疹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与过度日光曝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E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是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通过胎盘、围生期或生后获得感染,也可因母亲、医护人员或新生儿间交叉感染在新生儿室引起暴发流行,因为新生儿感染症状不典型,与其他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鉴别困难.查阅文献有新生儿EV 感染的报道[1-2] .我们对2010 年7 月至10 月收治的46 例无菌性发热新生儿进行EV 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无菌性发热新生儿EV 的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全身起丘疹伴瘙痒17年。患者17年前双小腿踝部起丘疹,大小如豆粒,瘙痒剧烈,搔抓后表面糜烂、结痂,皮损数量渐增多。曾多次以“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给予皮炎平、皮康霜、赛庚啶、强的松等治疗数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