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巯基苯并咪唑与N-氯苯磺酰亚胺钠盐(氯胺B、氯胺T、氯胺Cl、氯胺M和氯胺N)进行反应,生成了相应的N,N′-二(芳磺酰)亚磺酰胺-S-(2-苯并咪唑)钠盐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由元素分析、IR、MS和~1H-NMR得到确证。这些化合物在色盲乳剂中的感光性能经测试后发现,具有较好的超增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感绿的对称恶碳菁、咪碳菁染料、不对称的恶咪碳菁染料及(?)-2′-菁(SO-Ⅰ)、2,2′-菁(SQ-Ⅱ)中位甲基取代硒碳菁(SM-Ⅲ)染料,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染料的极谱分析及其在乳剂中的应用性能等进行超增感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超增感作用与ESR信号,极谱半波电位之间有一定关系,当增感染料最高占有能级接近溴碘化银价带頂部能级时,无ESR信号。超增感剂的氧化电位值小于0.88V,并比增感染料氧化电位值低才出现ESR信号。其超增感作用的产生可用正穴捕获超增感机理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染料的极谱分析以及在乳剂中的应用试验,对文题化合物与中位乙基取代的噻碳菁染料进行超增感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超增感作用与ESR信号、极谱半波电位之间有一定关系,当超增感剂的氧化电位值低于增感染料,且小于+0.88V时,光谱增感效果提高,ESR信号强度亦增强。其超增感作用的产生可用正穴捕获超增感机理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