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千金藤素片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怀  刘光明  王卓  严亚  肖培云 《中成药》2005,27(3):362-364
千金藤素片(Cepharanthin Tablets)由防己科植物地不容(Stephalia delavayi diels)的根块茎提取物经压片而成,是一升白细胞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病人因放射治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主要成分为干金藤素(Cepharanthin),具有升白细胞作用[1,2].  相似文献   
2.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中药制剂以及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是对中药整体质量控制的手段。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建立方法、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综述,为中药指纹图谱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同时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香莲化滞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在0~25min内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在0.30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为1.1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对控制香莲化滞片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针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针是松科植物的针状叶,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木脂素、色素、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松针的药用历史悠久,研究证实其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抗突变、抑菌、抗病毒和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松针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松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洲大蠊药材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美洲大蠊药材中总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笨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葡萄糖对照品在0.01~0.1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8.41%(RSD=2.15%,n= 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精密度较高,可作为美洲大蠊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hepatic fibrosis,LF/HF)是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其持续恶化会逐步发展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种类众多,但西药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中药大多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此,寻找物质基础明确的抗肝纤维化有效药物至关重要。天然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毒性较低、来源广泛等特点,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通过CNKI,Sciencedirect,百度学术等数据库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天然产物进行综述,归纳为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多肽类、萜类、多酚类,并总结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影响促纤维化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等,以期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EL细胞,采用MTT法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对HEL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天狼星红法测定细胞胶原的分泌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HYP的含量水平; RT-PCR检测COL I和CTGF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剂量在90~110μg/ml时,美洲大蠊提取物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EL细胞的增殖,降低胶原含量,抑制HYP分泌,有效控制COL I和CTGF mRNA的表达。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抑制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降低细胞外基质分泌水平,对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美洲大蠊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ML-HB)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活性部位的得率和大鼠肝星状细胞抑制IC50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影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活性部位的各工艺参数:上样量、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和吸附时间,并结合MTT法对提取物进行活性检测。结果确定活性部位的最佳纯化工艺:上样量为1/6BV,洗脱流速为每分钟1/40BV,杂质洗脱剂用量2BV,活性部位洗脱剂为2BV,吸附10h。工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活性部位的得率从0.58%提高到0.75%,24、48、72h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HSC-T6抑制的IC50分别为110.87±4.17μg/mL,99.77±6.74μg/mL,88.73±1.52μg/mL。结论该研究优选出美洲大蠊中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ML-HB)的最佳纯化工艺,为美洲大蠊抗肝纤维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以两肺间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且生存期较短,愈后极差,几乎与恶性肿瘤无异。因此,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也成为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病发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盐酸水解、邻苯二甲醛和β-巯基乙醇柱前衍生,0.50%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7.8)-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338 nm,梯度洗脱后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各氨基酸衍生物在40 min内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r值为0.999~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92.34%~103.9%,RSD为1.18%~4.7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美洲大蠊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