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腺病毒7型河南分离株(hAdV35/Henan/2010)全基因特征及与其他腺病毒之间的进化重组关系。方法设计39对全长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河南分离株腺病毒全序列,用DNASTAR中的SeqMan拼接全序,运用BioEdit进行序列剪齐,运用Mega4.0分析基因组编码蛋白hexon、fiber、E4和penton区域氨基酸与核苷酸的同源性,并与其他腺病毒序列绘制进化树,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结果 hAdV35/Henan/2010基因组全长35 234bp,与其他腺病毒相比,基因组氨基酸和核苷酸同源性为68.0%-99.8%和46.5%-99.5%。不同编码区hexon、fiber、E4和pento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2.4%-95.4%、74.1%-97.0%、55.7%-92.7%和69.9%-99.3%。进化树分析显示河南分离株与腺病毒7型疫苗株同属一支,与腺病毒3型进化分支最近,Bootsacn分析显示与B亚属腺病毒在多个区域发生重组,尤其与腺病毒3在hexon区域高度重组。结论 hAdV35/Henan/2010与B族腺病毒亲缘关系较近,与hAdV3在hexon区域存在重组。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1].该病好发于冬春季,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易暴发流行[2].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构成部分[3],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12年6月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发现,南阳市内乡县某小学4-6月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分析河南省近十七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变化趋势,探讨OM(1,1)模型在细菌性痢疾分析中的作用,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河南省1996—2012年细菌性痢疾的报告发病率数据,应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外推预测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发病率。结果1996-2012年河南省菌痢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58.68/10万降至19.56/10万。求得预测模型为:Y(t+1)=-750.89e^-0.0717t+809.51,模型拟合精度合格,外推2013~2015年菌痢发病率分别为1649/10万,15.36/10万,1429/10万。结论QM(1,1)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趋势,预测河南省菌痢发病率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人力资源现状,评价该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人力资源配备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个,卫生人力资源总数为772人;分别由占42.23%的医生、33.42%的护理人员、8.55%的医技药剂、4.66%防保人员、11.14%的行政后勤构成;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居多;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预防保健人员中专以下比例高达30.56%;虽职称以初级职称占多数,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但多数均已取得相应的卫生职业技术资质;整体收入不高,51.17%的人员收入低于1500元/月,尤其是预防保健人员最低。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整体学历较高,中级及以上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汇总河南省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描述其流行特征,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57起,其中41起有无症状感染者,包含84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省无症状感染者的74.34%(84/113)。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分布在11个地市,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8例,平均每起波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07(2~19)例,16起(39.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以聚集性疫情调查为主,确诊时间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河南省各地市无症状感染者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比率,以商丘市最高,为26.02%。无症状感染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比较,性别分布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职业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感染者≤40岁者占58.33%,学生、儿童占28.57%,确认者分别占21.77%、4.03%。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在年龄和职业分布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聚集性疫情调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隔离管理是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河南省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进行评价。方法2019年11月,收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4个直管县中东呼吸综合征应急预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打分评定,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分平均为65.19,标化后的预案完整性、质量、编制过程、管理四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62.41、77.99、47.93和51.29,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763,P<0.001)。每项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个(59.09%)地区分数超过全省平均分,17个(77.27%)地区分数超过60分。不同地区各一级指标分数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各地区卫生应急预案编制能力参差不齐,亟待提高,需重视预案的编制过程及培训、演练、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及早发现和防治大叶受累性小儿肺炎提供科学线索。方法回顾性查阅患儿病历,填写信息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74例,其中重症14例。6岁及以上占40.54%(30/74),男女性别比为1.74∶1;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患儿通常有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右肺大叶受累为主等主要临床特征;患儿的高热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胸腔积液发生率、肺外并发症及重症的发生率等与非大叶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好发于学龄前期,是一种应在诊疗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难治性肺炎,及时识别重症患儿有助于指导临床救治,促进预后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河南省麻疹(measle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麻疹季节性发病规律.结果 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发病的季节性分布M值为0.463;平均角为(α-)所对应的日期即麻疹的发病高峰日为4月8日,经平均角的Rayleigh' test,Z=6 729.17,P<0.01,发病高峰日的95%可信区间为4月7日-4月9日;发病的流行高峰期为1月26日-5月19日.结论 2007-2011年河南省麻疹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1~5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应在此流行高峰期之前开展针对性的强化免疫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55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早发现危重症,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病历,填写个案调查表,应用Excel录入数据库,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55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症13例。4岁及以下占94.55%(52/55),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5岁半,男女性别比为1.9︰1;重症患儿通常有高热、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以及肢体抖动等主要临床表现;危重症以3岁以下患儿为主,出现嗜睡、呕吐、呼吸音异常、血性泡沫痰、心率﹥130次/min的可能性高于普通重症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心率﹥130次/min持续时间、总病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也高于普通重症患儿。结论重症危重症患儿是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及时识别重症危重症患儿有助于指导临床救治,减低病死率,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5-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发病时间聚集性和分布特征,探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的应用。方法应用集中度结合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5-2010年HFRS患者发病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5-2010年HFRS集中度M值依次为0.356、0.243、0.370、0.341、0.489和0.746;圆形分布平均角依次为338.21°、12.47°、296.03°、341.19°、319.87°和314.42°。除2006和2007年外,河南省HFRS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P<0.05),各年发病高峰日不完全相同(P<0.05)。结论河南省HFRS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11、12月,近年来HFRS发病高峰有前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