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用于全髋置换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行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HH+CH观察组(Ⅰ组)和AHH对照组(Ⅱ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导管将6%羟乙基淀粉按15ml/kg,30ml/min输注行AHH,Ⅰ组同时给以硝酸甘油0.5~1.0μg·kg-1·min-1持续输注行CH,术中连续监测HR、SPO2、ECG、PetCO2、CVP和MAP,分别于术前(T1)、AHH后即刻(T2)、术毕(T3)、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术中记录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输血量。结果Ⅰ组失血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MAPⅠ组低于术前和Ⅱ组,两组Hb、Hct、PLT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AHH后两组PT、APTT均明显延长,而FIB缩短,但均在参考值范围。Ⅰ组未输入异体血,Ⅱ组3例输入红细胞1.5~2.0U,两组均无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AHH联合CH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2.
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常出现呼吸抑制,曲马朵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我们将两药联合用于术后PCIA,比较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治疗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以来我院重症医学科极收治的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23例临床资料,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2003年1月~2009年4月治疗的18例为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组(IVIG),2009年5月~2010年6月治疗的5例为血浆置换组(PE)。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肌力改善Ⅰ级平均时间、临床干预距离发病平均时间以及气管切开构成比例等指标。结果 PE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肌力改善Ⅰ级平均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IVIG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气管切开构成比PE组低于IVIG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两组间临床干预距离发病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起效快,它能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症状持续期,缩短其病程,疗效优于静脉大剂量输注免疫球蛋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比较枸橼酸局部抗凝(RCA)与无肝素抗凝(NH)在血液滤过治疗中抗凝作用,来证实枸橼酸局部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有高危出血风险行血液滤过治疗(CVVH)病例,治疗46例次,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即RCA组(n=24),一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管抗凝,即NH组(n=22)。观察并比较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体内血和管路血iCa2+、PT、APTT的变化;监测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病人体内血pH、HCO3-、Na+;比较两组管路滤器寿命。结果 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管路血iCa2+均较病人体内血iCa2+明显降低(P〈0.05),管路血PT、APTT均较病人体内血PT、APTT明显延长(P〈0.05),病人体内血iCa2+、PT、APTT无变化(P〉0.05);病人体内血pH、HCO3-、Na+无显著变化(P〉0.05);RCA组管路滤器寿命明显长于NH组,为18.5±6.2h对4.9±1.9h(P〈0.01)。结论枸橼酸局部抗凝通过降低管路血iCa2+延长管路血PT、APTT,从而达到延长管路滤器寿命的目的 ;枸橼酸局部抗凝对病人体内血PT、APTT、pH、HCO3-、Na+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手段,广泛地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在显著改善氧合及通气的同时,可使得肺得以"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和肺的修复赢得足够的时间,已成为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笔者运用静脉-静脉ECMO(VV-ECMO)成功救治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现报告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建立内毒素诱导犬休克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杂种雄性犬8条,经中心静脉30min注入内毒素(LPS)650μg/kg,采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当平均动脉压下降至基础值的20%时认为内毒素休克模型复制成功。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成模时循环血中TNF-α、IL-6、IL-10浓度的变化,并观察成模时心肌病理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静脉注入LPS后MAP、CO、HR逐步下降,而PAP、PVR、SVR逐步上升,成模时各指标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成模时循环血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上升(P〈0.05);心肌病理可见有部分心肌灶性坏死,坏死区心肌细胞存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实验犬内毒素(650μg/kg)输注后3h左右达到休克标准,且该模型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影响弥漫性肺泡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1月ICU收治的5例弥漫型肺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性贫血5例(100%),血小板升高5例(100%),肾功能不全5例(100%)、机械通气5例(100%),血液滤过5例(100%),激素使用5例(100%),继发感染4例(80.0%),病死率4例(80.0%)。结论病因治疗是患者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