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则会带来高危人工流产的问题。尤其是中期妊娠引产面临着较大危险。我院从1998年1月~2004年12月对住院的50例瘢痕子宫10~20周妊娠的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57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现状及达标率,探讨治疗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357例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各类常用降压药物使用频率分别为:钙离子拮抗药(CCB)64.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32.77%,利尿药26.33%,β受体阻断药(BB)25.7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23.81%,α受体阻断药4.20%。单剂药物治疗方案占42.86%,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占57.14%,其中不含利尿药的联合药物治疗组合占40.62%,含利尿药的联合药物治疗组合占16.53%。收缩压达标率为67.79%。舒张压≤70 mmHg发生率为26.89%,其中8例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结论:合理的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能够提高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努力达标的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化疗病人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对此种病人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其易患危险因素,并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至1998年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住院化疗病人共375例,按《医院感染学》[1]中的所附标准确定诊断。病例调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1.2 各年龄段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见表11.3 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关系见表2表1 各年龄段感染情况年龄(岁)例 数感 染%<207228.57~30311341.94~40841315.48~5010898.33~6077911.69>60681319.12合计375591…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很多,但多为局部使用,疗效不稳定或疗程较长。我院自2002年2—6月使用氟康唑150mg单剂量顿服治疗真菌性阴道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包干式护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干式护理是护士责任到具体患者,对患者实施涵盖疾病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及自然环境适应、营造温馨“病际氛围”的护理模式。因病、因人、因地、因时科学地有机施护。纵观近代护理发展史,护理模式由单纯的执行医嘱、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到目前的整体护理,一路实践,一路完善。在争议与摸索中探讨,在肯定与否定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从性差异对应用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降压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9名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治疗,随访(3·3±0·5)年,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年检测其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随访结束时,根据实际服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依从治疗组(A组,41例)和非依从治疗组(B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和颈动脉参数的差异。另设同期体检的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C组,33例)。结果A、B组的6个位点平均颈动脉IMT(MIMT)、双侧颈总动脉平均IMT(MCCA-IMT)、双侧颈内动脉平均IMT(MICA-IMT)和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均较C组显著增高(均P<0·01)。A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达标率较B组显著增高(分别为80·5%~87·8%比18·4%~23·7%,85·4%~95·1%比52·6%~60·5%,均P<0.01),MIMT、MCCA-IMT、MICA-IMT及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均较B组显著下降(均P<0·01)。B组3年后总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A组显著增高(31·58%比12·20%,P<0·05)。结论长期联合应用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大动脉结构异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这些益处的获得有赖于患者良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人群中约30%~50%的血压变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1〕,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赋予个体对EH 的易感程度.目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内收蛋白(adducin)基因可能是 EH(尤其是盐敏感性EH)的易感基因,因此该基因多态性与EH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内收蛋白α亚单位(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在其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以及其与利尿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纯玉  翟丽华  卢峻  梁旭 《河北医学》2005,11(6):552-553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患者晨起空腹血清尿酸(UA)水平,并将UA<367umol/L分为A组,UA≥367umol/L为B组,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各组对象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MIMT)和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A组MIMT=0.94±0.17,斑块发生率59.7%;B组MIMT=0.99±0.18,斑块发生率70.7%,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血管重塑是近几年来随着基础心血管病学研究发展提 出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一种新机制,它既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维持、 恶化的结构基础。随着人们对高血压重塑认识的深入,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目标已从仅限于 控制血压水平,提高到了逆转血管重塑的高度。本文就高血压血管重塑定义、特点、评估方 法以及抗高血压治疗后的逆向重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KCNQ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孤立性、继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出老年人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15例,继发性房颤35例,无心房颤动同期住院患者65例为病房对照组,年轻健康体检对照组100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KCNQ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深圳汉族人未发现KCNQ1 G等位基因,各研究组GS GG基因型频率为0。结论:本研究未发现KCNQ1 G等位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孤立性、继发性心房颤动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