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动物与人类受精过程中,获能和顶体反应(AR)是精子穿透卵子透明带,并与卵膜融合,最后发生受精的必要条件。只有获能的精子才能发生顶体反应。同样,只有经过顶体反应的精子才能与卵子受精[1]。已知大量的内源性因子可以调节精子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预测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最好指标.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首次行IVF-ET助孕的66例不孕患者分为卵巢反应正常组和卵巢反应不良组.观察和评价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FSH /黄体生成素比值(FSH/LH)、基础雌二醇(E2)、克罗米芬刺激试验(CCCT)后FSH(CCCT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基础FSH,GnRH-a降调节后来月经第2至第3天的平均卵巢体积(MOV)及窦卵泡数(AFC)等8个指标对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能力. 结果:卵巢反应正常组与卵巢反应不良组比较,年龄、基础FSH/LH、CCCTFSH、降调后基础FSH和A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获卵数卵巢反应正常组显著高于反应不良组 (P<0.01),受精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基础FSH/LH、CCCTFSH、降调节后FSH和AFC与卵巢反应有相关性,基础FSH、基础E2、MOV与卵巢反应无相关性.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CCCT均为危险因素.结论:在IVF-ET中, 年龄、基础FSH/LH、CCCTFSH、降调后FSH和AFC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主要指标,其中以CCCTFSH和年龄为良好指标,CCCTFSH的评价水平优于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β-hCG水平对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预测早期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行ART治疗,在胚胎移植(ET)后14 d验晨尿妊娠试验呈阳性的1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验晨尿呈阳性的当天早上同时测定了血清β-hCG水平.结果:早期妊娠不同结局分组之间的血清β-hC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宫内继续妊娠组的血清β-hCG高于早期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和生化妊娠组(均P<0.01).早期流产组、异位妊娠组、生化妊娠组的血清β-h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囊个数分组之间的血清β-hC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孕囊个数分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T后14 d天测定血清β-hCG水平越高,继续妊娠率越高,但是多胎率也增加.结论:血清β-hCG是一项较好的预测ART治疗后早期妊娠结局的指标,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位置对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本中心行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病人221例343个移植周期的资料,评估胚胎移植位置对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根据B超所测量胚胎移植位置距宫底的距离分为3组,5~10mm为A组,11~15mm为B组。〉15mm为C组。各组间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前1d血E2、P水平、解冻胚数、移植胚数、移植优胚数及胚胎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宫外孕率有随胚胎位置距离宫底的距离减小而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胚胎移植位置距官底的距离并不影响移植后妊娠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分子药剂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制剂作用规律与机理的学科, 它可阐明经皮给药制剂的成型原理以及药物、基质、生物机体三者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制剂释药、经皮渗透行为的分子机制。近年来, 分子药剂学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对分子药剂学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 可以探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在制剂成型、释药和渗透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阐明中药经皮渗透促进剂促进药物渗透皮肤的分子机制, 为分子药剂学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从而推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人MⅡ期卯母细胞的第一微体和D1双原核期的原核、核仁及胞浆进行形态分级,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硅微注射(ICS1)助孕治疗的269对不育夫妇(共269个移植周期)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获得的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进行形态观察和分级,同时将D1双原核期的受精卵进行形态分级,分别比较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根据所移植的胚胎来自不同级别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和不同原核等级分为B组和C组,分别为102例和98例,其余为A组(69例)。移植来源于1~2级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母细胞且D1双原核期为Z1~Z2级的胚胎其受精牢、卵裂牢、种植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高。结论人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D1双原核期受精卵的等级越高,胚胎发育的潜能就越好。从而提高ICSI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浆锌含量对精液质量及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5-Br-PAPS显色法检测81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浆锌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精浆锌含量与精液常规参数、成熟精子率及IVF结局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精浆锌含量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IVF受精数呈显著正相关(r=0.49、0.305、0.289,P均<0.05,与不成熟精子率呈负相关(r=-0.278,P<0.05),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及IVF卵裂率、优胚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适量的精浆锌含量能够促进精子核成熟,精浆锌含量降低可致精子密度和活率下降,使IVF受精数降低;但是对精子的正常形态率,IVF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碎片是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培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碎片的产生可能与细胞凋亡、基因、女性年龄、卵母细胞数量、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等有关,虽然碎片的产生是胚胎发育过程的一个特征还是辅助生殖技术及其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引起的不良影响没有确切报道,但是碎片的产生对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移植胚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产科结局等有一定影响,目前碎片的多少和分布特征仍是人胚胎形态学评分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男性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处理前、后精子形态学改变情况,探讨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对精子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93对不孕夫妇,男方精液在经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处理前、后分别进行精液常规检查,运用Diff-Quick精子形态分析法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 经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率显著增加,中段畸形精子率、混合畸形精子率与处理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经密度梯度离心加上游法处理可降低中段畸形精子率和混合畸形精子率,显著提高正常形态精子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禁欲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535例男性的精液根据取卵日的禁欲时间随机分成A、B、C、D 4组。记录和分析使用各组别的精子进行IVF-ET后的结局。结果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超排卵长方案使用促性腺流毒(Gn)时间和总量以及获卵数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2年收集到的A、B、C、D 4组的例数分别为29、159、278、69个。经统计学分析,4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各组间二者比较除B组显著高于C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妊娠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中流产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各组间两两比较C组显著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禁欲时间长短不影响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和卵裂率,禁欲6~7d的男性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处理用于IVF-ET后其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其他禁欲时间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