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肺吸虫病2例     
【例1】男性,38岁。因反复咳嗽3月于1998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有多次吃“醉蟹”史。体查:T36℃,P90次min,R18次min,BP1610kPa。双肺呼吸音粗,左肺闻少许湿罗音;心脏未见异常。腹软,左中上腹可扪及3个皮下包块,大小约15cm×15cm,外周血WBC120×109L,嗜酸细胞6336×106L,其阳离子蛋白(ECP)165μgL(正常0~13)。胸片示:左侧中上肺炎,双侧少量胸水。肺吸虫皮试1∶1000(++)。诊断:肺吸虫病(肺型,皮下型)…  相似文献   
2.
痰液沉渣切片和痰涂片检查诊断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寻找更快捷准确的痰液检查肺癌癌细胞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 12 0例肺癌患者 ,进行痰液涂片和痰液沉渣切片两种方法检查癌细胞的比较性研究。结果  ( 1) 12 0例肺癌患者痰涂片发现癌细胞 3 8例 ( 3 1.67%) ,而痰沉渣切片检出癌细胞 86例 ( 71.67%) (P <0 .0 0 1)。两种方法联合检出癌细胞 10 9例 ,检出率为 90 .83 %,显著优于单纯的痰沉渣切片法 (P <0 .0 0 1)。 ( 2 )痰沉渣切片HE染色能明确肺癌组织学类型的为 5 5 /86例 ( 63 .95 %) ,而痰涂片仅能分型 6/3 8例 ( 15 .79%) (P <0 .0 0 1)。 ( 3 )痰液沉渣切片可进一步作免疫组化染色 ,绝大部分HE染色不能分型的病例 ( 2 9/3 1)得以明确分型。结论 痰液沉渣切片方法简便、取材全面、癌细胞检出率高 ,并且能进行组织学分型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变对胃食管反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为胃食管反流(GER)加重的病因。方法对176例轻、中、重度COPD患者分三组进行肺功能、食管内24 h pH值、食管内、胃内压力和食管运动功能等检测。并研究其与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依COPD的严重程度,患者肺功能均逐步递减。(2)食管内24 h pH值,反流严重程度和COPD严重程度平行,总积分分别为(17.8±1.20)(、20.6±1.8)和(26.65±2.0)分(P<0.001)。(3)食管内和胃内测压,显示COPD三组的跨膈压分别为(11.25±1.37)(、13.65±2.52)和(16.72±1.87)mm Hg(P<0.001),与COPD的严重程度平行。(4)食管下扩约肌区(LES)的压力,依COPD严重程度直线下降,分别(19.67±3.5)(、10.72±1.5)和(4.54±2.5)mm Hg(P<0.001)。(5)食管的原发性蠕动的频率,依COPD的严重程度,逐步减少,传递速度也逐步下降。结论COPD患者的跨膈压增大、LES压力下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均可导致GER。提示COPD可能是GER加重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痰液涂片与痰液沉渣切片检查诊断肺癌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液涂片脱落细胞检查是确诊肺癌简便的重要手段,但其阳性率较低。为了寻求更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近年国内一些学者用联合痰液沉渣切片和涂片两种方法诊断肺癌[1 3 ] 。我们对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应用这两种方法行癌细胞检查,以明确这两种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196例疑为肺癌的患者,为1996~2 0 0 0年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135例,女6 1例,年龄39~78岁。经X线胸片和CT检查疑为中央型肺癌132例,周围型6 4例。方法:196例患者均行痰液涂片和2 4h痰凝固沉渣切片检查。其中38例行免疫组化检测,以帮助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以往病史详细问卷。(3)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4)对支扩合并哮喘类型进行分组用不同方案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1)81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其16例阳性,(PDFEV1<12.8μmoL)。3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中2例阳性(FEV1增加幅度>15%)。此18例确诊为支扩合并哮喘。另外66例阴性反应者属单纯性支扩。(2)支扩合并哮喘以往病史的特点是个人过敏病史及家族过敏病史的频率很高,分别为106%和111%。而单纯性支扩的频率很低,仅为9%和6%。(3)支扩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呈季节性加重;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痰液多为粘液脓性;除固定部位湿性音外,全部病例有散在性或弥漫性的喘鸣音。(4)支扩合并哮喘类型的分组试验性治疗,用抗支扩+抗哮喘药物的9例,疗效显著,基本完全治愈;而仅单独用抗支扩药物的9例,大部分遗留下症状和体征。结论支扩合并哮喘是一个特殊类型,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测试、以往病史追询、临床特点观察等和单纯性支扩相鉴别。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可调式下颌前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寻求一种更为简便有效治疗OSAS的方法。【方法】对15例OSAS患者(包括AngleⅠ类5例,AngleⅡ类10例)分别制作及佩戴可调式下颌前移器(AMAD)3个月后,观察其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夜间多导联睡眠监测仪监测显示:AI、AHI和SaO2均明显改善,但以AngleⅡ类患者改善最明显。而临床症状、鼾声、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在AngleⅡ类患者100%有改善、而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在AngleⅠ类患者只有60%改善。【结论】AMAD是一种简便、较舒适的治疗OSAS的矫治器,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酚妥拉明治疗肺咯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不同病因肺咯血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病因引起的大量和中量肺咯血71例,按不同病因分为5组。Ⅰ组:肺心病合并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咯血12例。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扩张咯血14例。Ⅲ组:空洞型肺结核毁损肺咯血17例。Ⅳ组:支气管扩张咯血15例。Ⅴ组:肺癌咯血13例。全部病例均按不同病因进行基础病治疗。同时用酚妥拉明5~10mg加入5%GS20~40mL静注,然后用10~20mg酚妥拉明加入5%GS250~500mL静滴。结果:各组对酚妥拉明的治疗疗效不同,Ⅰ、Ⅱ组的有效率为100%(26/26),III、IV、V组的有效率仅为42.22%(19/45),Ⅰ、Ⅱ组和Ⅲ、Ⅳ、Ⅴ组疗效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01。各组咯血与疗效形式的关系也不同。Ⅰ、Ⅱ组大咯血15例,中量咯血11例,其显效率高达84.62%(22/26)。而Ⅲ、Ⅳ、Ⅴ组大咯血28例,中量咯血17例,其显效率仅为4.4%(2/45),Ⅰ、Ⅱ组与Ⅲ、Ⅳ、Ⅴ组咯血量与疗效的关系显著不同,前者的止血几乎都呈显效,而后者多为有效而已,P<0.001。结论:酚妥拉明治疗肺咯血,对存在肺动脉,肺静脉高压且有肺淤血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调式下颌前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寻求一种更为简便有效治疗OSAS的方法。【方法】对15例OSAS患(包括AngleⅠ类5例,AngleⅡ类10例)分别制作及佩戴可调式下颌前移器(AMAD)3个月后,观察其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夜间多导联睡眠监测仪监测显示:AI、AHI和SaO2均明显改善,但以AngleⅡ类患改善最明显。而临床症状、鼾声、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在AngleⅡ类患100%有改善、而白天嗜睡、呼吸暂停在AngleⅠ类患只有60%改善。【结论】AMAD是一种简便、较舒适的治疗OSAS的矫治器,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商品名:普米克都保)长期吸入治疗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2例轻度哮喘患者分为3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A组)22例:每晚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200μg。口服糖皮质激素组(B组)15例:在哮喘发作期给予泼尼松5mg每天1次口服,茶碱控释片(商品名:舒弗美)02g每天2次口服;沙丁胺醇(商品名:喘乐宁)气雾剂2揿(每揿100μg)每天3次吸入。非糖皮质激素组(C组)15例:发作期只给茶碱控释片02g每天2次口服,沙丁胺醇气雾剂2揿每天3次吸入。全部病例连续治疗3年,停药后随访1年。在此4年间,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临床疗效、血浆皮质醇浓度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后的反应等。结果 (1)治疗前A、B、C3组绝大多数病例的BHR均在3~4级,分别为91%(20/22)、100%(15/15)、93%(14/15)。治疗后A组18例(82%)转为1~2级;B组13例(87%)仍为3~4级;C组15例(100%)病例为3~5级。A、B、C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A、B、C3组Raw治疗前分别为(623±103)%、(605±90)%、(638±108)%,治疗后分别为(158±24)%、(340±61)%、(420±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  相似文献   
10.
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为50%-80%[1],本文抢救4例晚期ARDS,全部康复。提示:合理恰当调节PEEP值,克服肺低顺应性,亚冬眠疗法和补充白蛋白,改善通气量,降低脑氧消耗,是抢救ARDS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