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关的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包括增强护士保暖意识、保暖接送患者、规范手术室的温度、手术床的准备、呼吸器加温、液体加温输入、注意预防皮温与体腔热散失等方法进行护理防护。结果:达到有效减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目的。结论:许多因素可以使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手术室护士对每一潜在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手术特点及配合要求,从患者心理护理,设备及器械的准备,手术过程的配合,器械的灭菌、清洗、保养等方面对15例神经内镜下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进行配合。结果15例手术中并发脑脊液漏2例,短暂性多尿1例,低钠血症1例。术后2~3个月行MR复查,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随访至今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术后器械的清洗及保养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控制感染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器AF钉棒系统后路复位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术中护理与配合经验。方法对11例不稳定及畸形较重而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接受后入路AF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手术的配合。结果 1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7天后均逐渐恢复穿衣、起卧床、步行、大小便及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术后1个月恢复非弯腰的轻体力工作。所有病例骨折复位良好。随访均无畸形矫正丢失和伤椎及椎间高度下降,且未出现钉棒松动及断裂。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消毒隔离,专科手术护士与术者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关爱患者、落实人性化操作,满足患者所需,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既为病人接受手术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同时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整体形象。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是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信心,保证病人的安全,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经后腹腔行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方法 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8例,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患者在默契手术配合和精心护理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性能特点和正确使用方法,熟悉肾上腺相关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是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行关节镜手术的60例患者按年龄、手术方式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容量为3 000 ml的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作为术中关节腔的灌注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容量为500 ml开放式玻璃吊瓶作为术中关节腔的灌注装置。比较两组灌注装置在手术过程中加液时间、冲洗速度及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用于加冲洗液的时间平均需3.00 min,冲洗速度200.00 ml/min,平均手术时间125.00 min。而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用于加冲洗液时间平均需20.00 min,冲洗速度110.00 ml/min,平均手术时间158.00 min。两组加液时间、冲洗速度、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作为关节镜手术中冲洗关节腔的冲洗液吊袋,缩短了术中加液时间,加快了冲洗速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巡回护士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减少污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积累手术护士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配合的经验,方法:总结了该院近年来开展的颅内动脉瘤手术23例。结果:手术成功21例。结论:手术护士必须做到术前对病情了解,并熟悉手术程序和步骤,充分准备术前器械,熟悉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主动迅速准确的传递器械,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配合术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君  翁佩君 《吉林医学》2010,31(22):3807-3808
目的:调查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手术标本的保存、送检的影响。方法: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手术室手术标本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改进目标,实施CQI。结果:实施CQI后,各项指标均较实施CQI前改善,同时因流程和制度的完善,保证了标本及时送达病理科,不延误临床诊断和治疗,使各方医务人员的责任纠纷降为零。结论:通过实施CQI,规范了病理标本的留取、送检过程,既保证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性,又提高护士责任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