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观察益肾活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肾活血胶囊,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Hcy、ET、TNF-α水平,并升高NO水平(P#0.05,P#0.01)。结论:益肾活血胶囊不仅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cy水平,而且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对于高半胱氨酸所致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恩替卡韦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0.5mg/a,观察期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学标志物、HBVDNA、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两组中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活动性肝硬化患者48周的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阿德福韦酯相似,而病毒转阴率较阿德福韦酯高。  相似文献   
3.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2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CH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40例)予干扰素α-2b 3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结果 治疗组治疗8周时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周,HBVDNA阴转率为26.7%、HBeAg阴转率为33.3%,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早期应答率;治疗24周,HBVDNA阴转率为56.7%、HBeAg阴转率为73.3%,与对照组比较及治疗组自身比较差异显著,肝功能复常率为100%,提示有较良好的维持应答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观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活血不同配伍组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善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扶正活血中药治疗组按其不同配伍组方分为1号方、2号方、3号方,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加橄榄油造模,通过对各组大鼠灌服不同药物及0.85%氯化钠溶液,观察其对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扶正活血1号方和2号方对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3号方改善作用不明显;对大鼠肝纤维化胶原沉积的改善,也以1号方和2号方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号方与模型组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1),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活血组方不同配伍组方对肝组织病理学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作用,而以1号方和2号方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与慢乙肝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 将129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乙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方法,分析其体质类型及分布情况,比较发生耐药与未发生耐药的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发生耐药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其他体质>平和质;未发生耐药患者中,平和质>湿热质>其他体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体质类型和耐药的发生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 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时较容易发生耐药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HR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通心络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10只8周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灌胃给药12周后,Masson法检测心肌纤维化,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α-SMA和TGF mRN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磷酸化Smad3和CTGF蛋白表达。结果:通心络胶囊减轻了SHR心肌纤维化,抑制α-SMA mRNA表达,降低了SHR心脏Smad3的磷酸化水平和CTGF的表达,未改变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通心络胶囊通过抑制非TGFβ1依赖性Smad3/CTGF促纤维化通路,抑制了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改善了高血压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客观化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作回顾分析,以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Fibroscan)及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以疏肝健脾化瘀法所拟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肝硬度值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度值及其症状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血清及肝组织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及疗效差异。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采用CCl4加橄榄油造模,治疗组分为扶正活血1号方、2号方、3号方,并设阳性药物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各组动物灌服不同药物及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TGFβ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对大鼠肝组织与血清中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和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而1号方和2号方的改善作用较3号方明显。结论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均能有效抑制TGFβ1、TIMP-1的表达,从而减少或降低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并求证其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拟疏肝健脾化瘀法为中药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采用双盲法原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学、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等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病毒学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HBeAg、HBeAb和HBV DNA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HBeAg和HBV DNA的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而HBeAb转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肝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③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