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给予奥氮平单药治疗达8周.测量治疗前后体质量,并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奥氮平治疗8周后体质量、体质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分别为(65.06±9.91)kg、(23.91±3.01)kg/m 、(2.15±0.15)mmol/L、(5.91±1.47)mmol/L比治疗前 (60.48±9.41)kg、(22.02±2.39)kg/m 、(1.26±0.51)mmol/L、(4.63±1.10)mmol/L均升高(P<0.05),治疗后脂联素、瘦素水平分别为(45.14±16.72) ml、(9.55±3.36)ng/m1比治疗前 (41.22±16.36) ml、(4.16±5.11)ng/m1升高(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早期即可出现体质量增加和脂代谢异常,同时血浆瘦素均升高.  相似文献   
2.
王娜  陈汉华  罗汝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59-1060
目的:对首诊于内科门诊与专科(精神科或心理科)门诊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24例首诊于内科门诊的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与142例首诊于专科门诊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就诊情况以及医生的诊治进行分析比较,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精神障碍类别上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女性、中年、文化程度高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者更倾向于首诊内科。研究组确诊年限长,而且内科医生的诊治存在缺陷。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首诊于内科门诊的原因较多,而提高内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水平,建立联络会诊精神病学会减少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3.
罗汝琴  陈仁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070-207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检测45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 、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 、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IL-2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IL-l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减分率呈正相关(r=0.82,P<0.05);治疗前IL-2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5,P<0.05);治疗前TNF-α与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免疫激活状态;IL-1β水平的变化也许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一个参考指标;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迪  罗汝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98-289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予以利培酮治疗的11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使用利培酮剂量不同分为两组:低剂量组(≤3 mg/日)和高剂量组(>3 mg/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检测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不同剂量利培酮可引起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TC、TG升高,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可引起血脂异常,与剂量相关,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时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s-CRP、IL-6及TNF-α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a水平,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服药器是为部分不配合服药的精神病患者顺利给药的一种装置。精神病患者为特殊患者群体,部分患者处于无自知力、紧张、烦躁、亢奋、抵触、幻觉及妄想支配、藏药、拒药等状态,常不配合服药,进而影响治疗。目前临床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多采用约束患者四肢、用硬物撬开口腔灌入药物等方法,易给患者造成伤害,且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同配合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规律 ,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我院 4 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 (EPS)的 187例患者的有关情况。结果 :EPS发生率 4 4 84 % ;187例中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发生率较高 ;性别方面急性肌张力障碍男大于女 ,其差别有显著性 ;在各年龄段中 ,30~ 4 0岁组EPS发生率最高 ,后有降低趋势 ,但 6 0岁以后发生率反而上升 ;药物中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多的是氟哌啶醇、FD、三氟拉嗪、奋乃静等。出现EPS时间多在 2~ 3周。结论 :应合理安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注意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监测 ,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