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发布,肺癌的发病率排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一位[1]。作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am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主要包括腺癌和鳞癌[2]。由于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及筛查尚未普及,我国肺癌患者的基数较大,多数确诊时已是晚期,预后较差。既往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是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台(V2.2.3)”探讨中医药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搜索建库至2020年9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外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INV的相关文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台软件进行频次分析、中药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CINV的用药规律。结果 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文献89篇,录入中药处方89首。使用频次前10位的处方为: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参苓白术散、小半夏汤、橘皮竹茹汤、补脾益肾汤及附子理中汤。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为茯苓、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半夏、陈皮、白术、甘草及赭石。药物四气多以温、平、微温,五味多以甘、辛、苦,归经多归属脾、胃、肺三经,功效多以功效为补中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主。演化得出“陈皮-茯苓”、“白术-茯苓”、“旋覆花-赭石”、“砂仁-茯苓”、“白术-党参”等核心组合6个。结论 中药治疗CINV多从脾胃肺论治,药物多味甘性温,多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法。  相似文献   
3.
正据2018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统计,肺癌在全球癌症新发及死亡病例排名中高居首位~([1])。目前肺癌根治性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但肺癌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2]),且手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并无"肺癌"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古籍记载,此当属中医"息积""肺积"范畴。《素问·奇病论》提出:"病胁下满,气逆……病名曰息积。"《难经》中首次描述:"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文中所描述症状与肺癌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中药外治预防消化道肿瘤中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07月16日,收集消化道肿瘤中有关中药外治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项研究,共1646例患者,其中中药外治组829例,对照组81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安慰剂组相比,中药外治显著降低了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RR=0.59, 95%CI:[0.52, 0.66], P<0.00001)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RR=0.38,95%CI:[0.31, 0.45], P<0.00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外治联合西药有效预防了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RR=0.47, 95%CI:[0.32, 0.70], P=0.0002)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RR=0.23,95%CI:[0.09, 0.59], P=0.002)。不论奥沙利铂使用剂量为130-135mg/m2或80-85mg/m2时,中药外治显著减轻了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RR=0.56,95%CI:[0.49, 0.64],P<0.00001)、(RR=0.57,95%CI[0.48, 0.68], P<0.00001)和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RR=0.40,95%CI:[0.31, 0.52], P<0.00001)、(RR=0.32,95%CI:[0.22, 0.46], P<0.00001)。结论 中药外治可有效预防消化道肿瘤中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论奥沙利铂的给药剂量是130-135mg/m2或80-85mg/m2,均不影响结果的一致性。但由于纳入分析的临床试验质量不高,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