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老年痔病患者的临床体会.回顾性分析PPH治疗62例Ⅲ,Ⅳ期老年痔病患苟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23min.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脱出肛门外的痔块囿缩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PPH适用于老年痔痫患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86例临床病例观察分析,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1997年6月-2011年9月共收治86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液平衡、应用抗生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治愈时间为(9.23±3.12)天。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愈35例,治愈率81.40%,治愈时间为(13.23±4.10)天。在治愈率与治疗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1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左半肝切除术74例,左外叶切除术17例,左内叶切除术5例;右后叶切除术11例,右肝部分切除术6例,右半肝切除术2例。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10例(8.70%)。结果: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死亡,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16.52%),包括肝功能衰竭、胆漏、胆道出血、膈下脓肿、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炎性肠梗阻等。94例获6个月~18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0.5年,优良率89.36%,结石复发10例,占8.70%。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联合应用其他手术方式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脐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二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操作技巧。方法:对62例病人行脐二孔法LA,二孔中的观察孔位于脐下缘,操作孔位于脐右缘。结果:6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亦均无腹腔出血或戳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脐二孔法LA治疗阑尾炎的新术式,安全、经济、简单可行,且因微创,而美容效果更好,适于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典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不典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CT影像学表现.结果 49例中有44例(90%)为60岁以上老年人.误诊为其他病变19例,占39%,其中14例临床症状不典型,15例影像学上未显示明确的胆道病变,14例胰腺轻度肿大,胰周大部清晰.19例中误诊为急性胆囊炎8例,局限性腹膜炎5例,冠心病6例.漏诊4例.结论 非典型胆源性胰腺炎以老年人为主,误诊原因是患者体征不典型、胰腺或胆系炎症改变不明显、并存疾病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lot三角冰冻的胆囊在胆囊内壁引导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3月在胆囊内壁引导下切除冰冻Calot三角的胆囊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2~185 min,平均82 min,术后住院4~7 d,平均5.6 d。术后发生胆漏4例,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手术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冰冻Calot三角的结石性胆囊炎在胆囊内壁引导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水样胆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25例胆道术后出现水样胆汁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胆道结石性梗阻24例,胆道肿瘤性梗阻1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19例次,合并慢性乙型肝炎8例次。结果:本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6天(平均4.5d)从T管引流出大量稀薄胆汁,超过1500mL/d,在其后的5~9d胆汁引流达到高峰,胆汁引流量达1500~5500mL/d,并维持1~2周左右。25例病例均于术后第10~17天间断闭管,术后18~24d闭管无不适,术后1~6月拔管,其中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于术后6月拔除T管。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1.5±12.4)d。结论:胆道术后水样胆汁多发生于胆道长期梗阻、胆汁性肝硬化或(和)慢性肝炎患者,术后加强保肝、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腹腔镜疝治疗技术的娴熟,腹腔镜疝修补术越来越普及,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不断增多。我科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治疗复发的腹股沟疝,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行TEP治疗5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po,bid,疗程1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血浆D-乳酸的变化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减少术后腹泻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