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Ig A肾病患者肾脏免疫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4例 Ig A肾病患者肾活检免疫组化中免疫球蛋白 (Ig A、 Ig G、 Ig M)和补体 (C3 、 C4、 C1 q)在肾脏内沉积量与尿红细胞 (RBC)、尿蛋白 (pro)和尿 N-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之间的关系。结果 :Ig A与 Ig G、Ig M、C1 q的沉积量呈正相关 (r=0 .32 4,0 .430 ,0 .35 9,P <0 .0 1) ;尿 RBC定性与 Ig A沉积量呈正相关 (r =0 .2 2 4,P <0 .0 5 ) ;尿 pro定性、尿 pro定量与 Ig A沉积量呈负相关 (r =- 0 .2 5 6 ,- 0 .2 0 3,P <0 .0 5 ) ;尿 pro定量与 C3 、 C4沉积量呈正相关 (r=0 .2 0 0 ,0 .192 ,P <0 .0 5 ) ;尿 NAG与尿 pro定性、尿 pro定量呈正相关 (r =0 .6 42 ,0 .6 5 5 ,P <0 .0 1)。结论 :Ig A肾病可同时伴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 (或 )补体的沉积。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 Ig A沉积量大 ,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 Ig A沉积量小。大量蛋白尿和免疫球蛋白沉积可能通过介导炎症细胞与炎性介质的产生造成肾小球损害。  相似文献   
2.
血液静化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而血液通路的优劣直接影响血液净化效果.在治疗早期如何选择临时血液通路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3年 7月至1999年10月应用深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液净化通路10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不同特点,为临床诊断SS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原发性SS(pSS)患者44例,继发性SS(sSS)患者37例,其中17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S-SLE),20例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SS-RA)。比较pSS和sSS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结果的不同特点。结果:1)pSS、SS-SLE和SS-RA发病年龄分别为(45.3±11.7)岁,(42.9±11.7)岁和(53.2±13.8)岁。2)pSS发热、唇腺活检、抗SSA和抗SSB阳性率明显高于SS-RA,猖獗齿阳性率明显高于SS-SLE(P均<0.05)。SS-SLE组蛋白尿发生率较pSS多见(P=0.000),肾小管酸中毒有增多趋势(P=0.06)。SS-RA组关节痛发生率较pSS多见。pSS腮腺肿痛较sSS明显多见(P=0.003),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sSS少见(P=0.044)。3)pSS血红蛋白(HGB)降低的发生率比sSS明显少见(P=0.045),且SS-SLE白细胞(WBC)、血K 和补体C3降低比pSS明显增多,SS-RA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增高比pSS多见。4)pSS和sSS的ANA核型以颗粒型最常见,此外pSS核仁型、核膜型,sSS均质型和胞浆型相对较多见。结论:pSS与sSS比较,起病比SS-RA早,临床特征典型,腮腺肿痛明显,出现蛋白尿、贫血、C3降低及周围神经病变较少,ANA核型以颗粒型、核仁型、核膜型多见。  相似文献   
4.
米存东 《广西医学》2008,30(3):F0003
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基可引起药物性狼疮,近年来国内外有报告可引起小血管.  相似文献   
5.
血清白细胞介素-17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IL-17在RA的临床意义.方法 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血清IL-17水平,分析其IL-17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②检测30例活动期RA患者(治疗组)经来氟米特(LEF)治疗前后IL-17水平变化,分析其与lI缶床指标的关系.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RA组血清IL-17浓度为(365±63)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6±13)pg/ml;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组血清IL-17水平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X线分期评分、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213,0.252,0.276,0.346,0.251,0.412,0.398;P均<0.05);③RA组不同x线分期:I期[(296±79)ps/L]与Ⅱ期[(360±89)pg/L]、Ⅱ期与Ⅲ期[(464±74)ps/L]、Ⅲ期与Ⅳ期[(369±83)pg/L]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比健康人升高,血清IL-17水平可作为RA活动性参考指标之一;血清IL-17水平变化可为RA疗效提供参考;IL-17参与RA的发病和骨侵蚀,可能是治疗RA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在儿科应用的特点及小儿肾功能衰竭H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2岁8月-14岁的急慢性肾衰小儿共281次HD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HD后肾功能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减轻。痊愈29例,好转20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6例,无1例死亡与透析直接相关。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15.3%),高血压(4.6%)、呕吐(4.6%)、失衡综合征(3.2%)。结论:小儿HD成功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血容量的稳定及并发症的防治,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HD是抢救治疗小儿肾衰有效而较为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和比较分析64例SLE患者和25名健康人血清TGF-β1及MMP-9的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MMP-9和TGF-β1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与MMP-9成正相关(r=0.554,P=0.000).活动期SLE血清MMP-9低于缓解期,而TGF-β1和缓解期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与SLEDA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MP-9和TGF-β1水平与PLT成正相关(P<0.05),而与其他指标:ESR、CRP、BUN、C3、C4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MMP-9与TGF-β1或两者的相互作用参与SLE的发病机制,血清MMP-9水平可作为观察SLE活动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T辅助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肺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注射4周组(SSc组),观察小鼠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病理切片,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皮肤/肺组织CD4+IL-17+Th17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肤/肺部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IL-17A和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7、IL-6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Sc组比对照组皮肤炎症和肺纤维化评分(Ashcroft评分)明显增加(2.6±0.84 vs. 0.4±0.52, 2.80±1.81 vs. 0.60±0.70),皮肤/肺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明显增多[(3.17±1.74) mg/g vs. (1.45±0.40) mg/g,(0.53±0.14) mg/g vs. (0.38±0.16) mg/g],均P <0.05。SSc组外周血、皮肤和肺组织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7±0.89)% vs. (1.02±0.32)%,(5.80±2.02)% vs. (1.64±0.58)%,(5.24±2.43)% vs. (1.92±0.98)%,P<0.01];与对照组相比,SSc组皮肤/肺组织IL-17A、IL-6 mRNA的表达量,皮肤RORγt mRNA的表达量增高,均P<0.05。SSc组外周血IL-17、IL-6含量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Th17细胞、IL-17和IL-6的含量与皮肤/肺部炎症、PF评分、皮肤HYP含量呈密切正相关,皮肤/肺组织Th17细胞分别与皮肤/肺部炎症、皮肤/肺HYP含量密切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在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及肺组织表达增高,与皮肤/肺部炎症、纤维化病变密切正相关,并通过IL-17、IL-6等细胞因子参与SSc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雷玲  冯刚松  赵铖  米存东 《临床荟萃》2009,24(2):135-136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种主要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血液系统受累很常见,引起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减少等。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在我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资料,分析CTD引起PLT减少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TDPLT减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内科教学方法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招生扩大的需要 ,会有更多的年轻老师加入内科临床教学行列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教学老师面前的首要课题。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要求我们老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临床功底外 ,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配合。本文根据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一些方法进行探讨。1 良好印象 提高热情就每个学生来说 ,对第一次上课的老师都会有一定的印象 ,刚踏入临床学习的同学更是如此。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就要求老师把自己的德、能、识、貌等内在素质的综合展示给学生。老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加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时教师应该具有亲切感、敬重感和榜样感。亲切感是赢得学生信赖的基础 ,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的交谈 ,要放松自己的情绪 ,注意环顾学生的神情 ,向他们投以亲切的微笑 ,然后再说上几句富有激情的开场白 ,这样就会容易感染学生。学生期待老师的亲切不是装腔作势和油腔滑调 ,而是质朴坦然的自信。如果你能做到质朴坦然 ,那么你将赢得学生的信赖 ,这样就给了你用真情实感去触动学生心弦的机会 ,如果你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加以对学生的真诚相待 ,那么就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敬重感是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