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握力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全因死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65岁住院高血压病人,记录病人基本资料、生化指标、血压、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分别采用Katz日常生活能力量表(Katz-ADL)、MMSE、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状况及营养状态,采用电子读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衰弱指数(FI)不同临界值确定衰弱对患者出院6个月后发生不良健康事件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收治的≥70岁老年住院患者312例,进行衰弱评估计算FI。采用3种不同的FI临界值(FI-1:0.20~0.45;FI-2:0.20~0.35;FI-3:0.12~0.25),将患者分为无衰弱、衰弱前期和衰弱;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不良结局(跌倒、骨折、再入院、死亡),据此将患者分为发生不良结局组及未发生不良结局组。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不同FI临界值对不良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 312例患者FI值范围0.06~0.61,不同FI临界值(FI-1:FI≥0.45、FI-2:FI0.35、FI-3:FI≥0.25)确定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13.5%、25.3%及54.2%。出院6个月后,有146例发生不良结局(占46.8%),其中跌倒31例(9.9%)、骨折12例(3.8%)、再入院123例(39.4%)、死亡16例(5.1%)。发生不良结局组患者的年龄、共病数量(≥4)及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结局组(P0.01)。校正年龄、性别和共病数量后,Cox回归分析显示,采用FI-1临界值确定的衰弱是老年住院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HR=2.38,95%CI 1.35~4.19,P=0.003),FI-2及FI-3确定的衰弱与不良结局无关(HR=1.63及HR=1.54,95%CI 0.96~2.77及0.56~4.25,P=0.068及P=0.406)。FI-1、FI-2和FI-3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出院6个月后不良结局的AUC分别为0.685、0.673及0.644(P0.05),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747、0.731及0.647(P0.05)。结论衰弱指数可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出院6个月的不良结局,预测能力与FI确定衰弱的临界值有关,FI≥0.45和FI0.35预测能力优于FI≥0.25,两者对死亡风险预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衰弱状态与再入院、死亡的关系。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227例(≥65岁)。入院后根据临床衰弱量表(CFS-09)确定是否衰弱,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2组:衰弱组121例(CFS≥5)和非衰弱组106例(CFS<5)。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及口服药种类等一般资料,进行认知功能、营养风险等老年综合评估。出院后随访1~3 (1.8±0.7)年,记录患者再入院及死亡信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衰弱状态与再入院、死亡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为67~100(85.1±5.0)岁,衰弱患者121例(53.3%)。衰弱组中年龄(P<0.001)、查尔森共病指数(P<0.001)、口服药种类(P=0.004)、服用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人数(P=0.004)和种类(P=0.001)、存在营养风险人数(P<0.001)、认知功能障碍(P<0.001)、日常生活能力受损(P<0.001)均高于非衰弱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共病及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因素后,衰弱状态(CFS≥5)对死亡、再入院无明显影响。将衰弱分组进一步限制为中度以上,其中衰弱组64例(CFS≥6)和轻度衰弱及非衰弱组163例(CFS<6),校正年龄、共病及PIM因素后,中度以上衰弱(CFS≥6)明显增加全因死亡(HR=3.260,95%CI 1.626~6.538,P=0.001)和再入院(HR=1.727,95%CI 1.213~2.458,P=0.002)的风险。结论 以CFS-09确定的中度以上衰弱(CFS≥6)增加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死亡、再入院风险。临床医师应重视骨质疏松患者衰弱评估,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患者死亡和再入院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7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步速和握力与出院后死亡的关系,并比较两者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且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采用6 m步行试验和握力计测量步速(m/s)和握力(kg),出院随访1年以上并记录患者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和危险因素,并观察对症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2月38例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引起该疾病的病因,另外随机选取同时期的38例老年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单和多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中以感染和颅内外大血管闭塞为主;平均动脉压、入院时间、NIHSS评分、胆固醇、颈动脉斑块、大脑中动脉狭窄、糖尿病史均是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入院时间、NIHSS评分、胆固醇、颈动脉斑块、大脑中动脉狭窄、糖尿病史等,在临床上要高度重视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83岁,以发现右上肢肿胀2周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肿胀,伴有右上肢无力、皮温下降,后逐渐出现颜颈部及左侧上肢水肿,于我院门诊行上肢血管超声提示:(1)右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2)右锁骨下静脉近段急性血栓形成;予以低分子肝素0.6ml,q12h皮下注射同时联合口服华法林3mg/d治疗近2周症状无改善,复查上肢血管超声提示血栓再通;但双上肢、颜面部及颈部肿胀较前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l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啶片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每周照射2次,3周为1个疗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相结合能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累积缺陷衰弱指数(FI-CD)、衰弱表型评估(FP)、衰弱量表(FS)及临床衰弱量表(CFS)4种衰弱评估工具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并对其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能力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使用FI-CD、FP、FS和CFS分别进行衰弱评估。出院后随访≥3个月,死亡为观察终点,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价不同衰弱评估工具评估结果与死亡结局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4种衰弱评估方法对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入选≥65岁老年住院患者630例,14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4.8个月。采用FI-CD、FP、FS及CFS评估检出衰弱的比例分别为31.7%(195/616)、33.8%(208/616)、23.5%(145/616)和23.5%(145/616),死亡90例(14.6%)。在Cox回归模型中,校正年龄、性别等变量后,评估为衰弱的老年患者与非衰弱患者比较,出院后死亡风险增加(HR=5.78、6.21、2.16及5.61,95%CI 2.40~13.90,2.18~17.68,1.12~4.17及3.11~10.11,均P0.05)。FI-CD、FP和CFS评估为衰弱前期的患者在调整年龄、性别情况后,与死亡结局仍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96、3.93及2.58, 95%CI 1.22~7.22、1.38~11.14及1.36~4.92,P=0.017、0.010及0.004)。4种衰弱评估工具对死亡的预测:FI-CD、FP、FS及CFS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684、0.621和0.750(均P0.001)。结论评估衰弱的发生率范围从23.5%(FS、CFS)到33.8%(FP)。衰弱为死亡的危险因素。FI-CD及CFS对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有预测效果,其中CFS预测效果优于其他3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住院衰弱及衰弱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老年科收住院的经Fried量表评估为衰弱及衰弱前期患者。检测患者的hs-cTnT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指标,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全因死亡情况。根据hs-cTnT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采用乘积极限(Kaplan-Meier)法(K-M曲线)比较3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s-cTnT三分位分组对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住院患者450例,其中72.4%(326/450)患者hs-cTnT超过切点值0.014μg/L。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年龄[(83.67±5.72)和(86.06±4.93)和(87.67±5.23)岁]、男性患者[62(41.3%)和94(62.7%)和108(72.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7%)和5(3.3%)和22(14.7%)]、高血压患者[(116(77.3%)和119(79.3%)和133(88.7%)]、心律失常患者[41(27.3%)和38(25.3%)和60(40.0%)]、慢性肾脏病患者[27(18.0%)和38(25.3%)和61(40.7%)]、共病(≥4种共病)患者[72(48.0%)和73(48.7%)和99(66.0%)]、血红蛋白[(125.11±16.03)和(121.50±18.08)和(115.38±16.97)g/L]、肾小球滤过率[(87.91±30.74)和(76.73±23.08)和(66.69±27.80)ml/(min·1.73m2)]、白蛋白[(38.15±3.81)和(37.60±3.98)和(36.04±4.41)g/L]、总胆固醇[(4.01±0.98)和(3.62±0.88)和(3.70±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0.88)和(2.05±0.73)和(2.19±0.77)mmol/L]、N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163.5(104.8,398.9)和314.7(171.4,683.8)和547.3(288.3,1568.3)pg/ml]、室间隔厚度[(11.30±0.83)和(11.42±0.79)和(11.71±1.07)mm]、左室后壁厚度[(11.31±0.83)和(11.46±0.75)和(11.65±0.83)mm]、左室质量指数[(107.38±13.32)和(109.90±13.86)和(112.72±19.29)g/m2]及左室射血分数[(60.65%±2.97%)和(59.58%±3.91%)和(58.54%±5.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化验指标及超声心动指标后,高值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值组明显增高(HR=3.133, 95%CI 1.381~7.109;P<0.01);生存曲线显示,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中位生存时间估计值分别为53、51和48个月,在出院后10~20个月后高值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值组和中值组;在出院后20~30个月后,高值组、中值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值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显示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ACS老年衰弱及衰弱前期住院患者,hs-cTnT水平高,高于切点值的比例高,hs-TnT高值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不同水平hs-cTnT升高均会对患者全因死亡产生不良影响,hs-TnT水平越高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诊断实习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医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合理师资配置、严格准入及集体备课制度;重视示教、分组互动教学;反复强化训练,模拟练兵;强化PBL教学,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仿真电子标准化模拟人及多媒体教学及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物理诊断学实习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