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942例组织印片和冰冻切片结果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人民医院(200135)童淑兰南通肿瘤医院张建兵,曹松,朱惠君,陶玉,秦美云,卑陈芳,张建云,吴美凤本文就我院1979~1991年对942例标本应用组织印片细胞学(简称印片)与冰冻切片病理学(简称切...  相似文献   
2.
卵巢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4肺卵巢宫内膜样腺癌的巨检,镜及组织化学染色等结果分析,提出按该瘤所含组织成分,将其分为单纯型及混合型两大类。单纯型中分化程度不同又再分成Ⅰ,Ⅱ,ⅢⅣ级。混合型中根据所含成分又再分为腺棘癌,腺鳞癌,透明细胞腺癌型,含粘液腺癌型及含浆液腺癌型。讨论了该瘤的临床表现,发病率,组织来源,病理特征,诊断步骤及各类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肠小扁平腺瘤、息肉样腺瘤p53、p2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大肠小扁平腺瘤p53、p21基因的表达,探讨小扁平腺瘤与息肉样腺瘤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及其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小扁平腺瘤(A组)和30例息肉样腺瘤(B组)以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C组)的p53、P2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53、p21 在A、B、C 三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8%、56%;33.3%、36.7%;5%、10%.P53阳性率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21阳性率:A、B组分别与C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A组高于B组,但卡方检验P>0.05,无统汁学差异;A组进一步与B组中直径<1.0cm的腺瘤的p21阳性率(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小扁平腺瘤p53、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提示小扁平腺瘤的生物学行为与息肉样腺瘤有差别,可能更易于恶变.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DNA含量、ER、PR、P53、P21表达与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NA含量,ER、PR和P53、P21在胆囊癌中的生物学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PIAS—1000DAN图像分析仪及即用型—抗 Envision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18例胆囊癌行DNA检测,ER、PR和P53、P21表达分析,并随访。结果 胆囊高分化癌DNA含量为高二倍体,U值平均1.23;中分化癌为高二倍体至亚四倍体,U值平均1.55;低分化癌为四倍体,U值平均2.15。胆囊癌ER、PR阳性率为88.89%和72.22%;P53、P21阳性率均为66.67%。癌细胞分化越差,浸润越深,DNA多倍体及U值越高,ER、PR、P53、P21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 DNA倍性改变及ER、PR和P53、P21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ER、PR过度表达可能诱发P53、P21基因突变,两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胃石2例报告     
胃石症也叫胃粪石。简称胃石。早在十九世纪已有报告。虽在胃疾患中较少见。近来国外报告在残胃中的发病率高达5~10%。我院近期收治2例胃石合并溃疡病,术前均被漏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脐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艳  王芳  童淑兰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4):F0004-F0004
卵巢癌发生脐转移少见,1864年Hamilton将盆腔内恶性肿瘤发生脐转移命名为Sister Mary Joseph nodule,简称SM-JN。经收集住院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癌脐转移1例SMJN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癌组织中GST-Pi,ToPoII和PgP 耐药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癌组织中GST-Pi,ToPoII和PgP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微波加热法,检测52例乳癌GST-Pi,ToPoII和PgP耐药基因。结果 (1)52例乳癌中的GST-Pi,ToPoII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6/52),17.3%(9/52)和11.5%(6/52);(2)浸润性导管癌对三种耐药基因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较其它组织学类型的乳癌的耐药基因更为广泛。(3)乳癌中的GST-Pi,ToPoII和PgP阳性表达大多与年龄无明显关系,但40-49岁和60-69岁年龄组的三种耐药基因阳性表达较其他年龄组为高。结论 (1)部分乳癌患者的体内存在多向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GST-Pi,ToPoII和PgP,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对乳癌患者在中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提高疗效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16、nm23、C-erbB-2、PS2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即用型免疫组化对57例乳腺癌中P16、nm23、C-erbB-2、PS2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57例乳腺中P16、nm23、C-erbB-2、P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84%、40.35%、64.91%和75.44%;(2)57例乳腺癌均有2种以上基因蛋白表达,3种基因蛋白同时阳性表达为29.82%(17/57);(3)nm23表达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16、nm23、C-erbB-2、PS2表达无明显关系;结果:nm23表达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一个有用指标。多种基因激活、突变失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和P—糖蛋白(PgP)耐药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微波加热法,对98例大肠癌进行GST—Pi、TOPO-Ⅱ和PgP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①98例大肠癌中的GST—Pi、TOPO-Ⅱ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2%、26.53%和11.22%。②大肠癌中GST-Pi的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92,P<0.005)。结论 部分大肠癌患者的体内存在多向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对GSr—Pi、TOPO-Ⅱ和PgP所介导的抗癌药物的耐药基因。对大肠癌患者在化疗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透明细胞(中肾)癌[Clear Cell (meson-ephric)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在1981年7月31日曾遇到一例子宫颈透明细胞(中肾)癌,现报道如下: 患者刘××,女,19岁,未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