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彩超检查探讨女性下肢静脉曲张与盆腔静脉曲张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女性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健康女性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丛范围、静脉内径与静脉流速,分析女性下肢静脉曲张与盆腔静脉曲张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 0. 01)。观察组患者盆腔静脉丛范围和盆腔静脉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 0. 01),而静脉流速则更小(P 0. 01)。盆腔静脉流速与大隐静脉内径(r=0. 185)、小隐静脉内径(0. 189)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女性下肢静脉曲张与盆腔静脉曲张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对经确诊的下肢静脉曲张妇女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可尽早对盆腔静脉曲张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使患者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加压袋联合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94例进行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输液加压袋+输血器进行膨宫检查,对照组94例采用液体膨宫机进行膨宫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在宫腔镜检查中是否存在差异,进而推论输液加压袋+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是否可行及值得推广。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供良好恒定的宫腔压力,可清楚观察整个宫腔形态及双侧输卵管开口情况,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在检查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膨宫用液量方面对照组浪费较多,且液体膨宫机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购买多台,而观察组的输液加压袋+输血器价格便宜,且操作简单。结论输液加压袋+输血器在宫腔镜检查中膨宫是可行及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并结合4块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4岁,平均7·8岁;左侧5例,右侧13例。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7例,向外侧移位3例,中间位8例,均有不同程度向后上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妊娠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终止妊娠的妇女12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58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引产术。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不全流产相比,有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所致腹痛较轻,且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少。结论口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用于终止13~16周妊娠,效果优于羊膜腔引产术,适宜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人常常合并有血脂和血糖代谢紊乱。其中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抵抗在上述代谢紊乱中起关键作用。在血栓性疾病 (包括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 )的发生和发展中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代谢紊乱起共同作用。贝特类降脂药物中 ,力平之最为常用。进一步了解其在降脂以外的作用 ,特别是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和内皮素的影响 ,有助于更好地防治高血压病的并发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 999年 2月~ 2 0 0 0年 5月门诊与病房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血脂代谢异常的病人 2 9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旧第二产程时间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5年月10月31日在该院分娩的产妇15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第二产程时间,根据新、旧产程标准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102例,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软产道损伤、阴道助产及中转剖宫产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胎心异常、新生儿室监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同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围产儿死亡。结论新的第二产程时间定义合理,可保障母婴安全,提高阴道分娩率,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巨大儿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因素、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280例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280例巨大儿孕妇有112例(40.00%)身高≥162cm,103例(36.79%)超重,138例(49.29%)经产妇,孕周>40周占53.93%;宫高+腹围≥138 cm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4.07,P<0.01),双顶径和股骨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产程异常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周及遗传因素有关;巨大儿的诊断要通过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巨大儿不宜作为剖宫产的常规指征,但出现异常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刘巧英  章芸 《海南医学》2010,21(5):94-95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囊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4年至2008年对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元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8例行腹腔镜电凝打孔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血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索(LH)、LH/FSH、睾酮(T)、E的变化,并进行检验分析,观察术后排卵情况、妊娠率及术后用药诱导排卵率。结果PCOS患者LH、LH/FSH和T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排卵率为93.1%,妊娠率为70%,术后药物诱导排卵率为100%。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PCOS可获术后排卵率高、妊娠率高、药物诱导排卵率高的效果,是治疗PCOS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9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中采用缩宫素止血,实验组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前与术后3d差值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0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出现一度上升,但是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得到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