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目的建立基于平衡积分卡的临床科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和各项指标权重。结果按照平衡积分卡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库,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结论平衡积分卡是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子病案系统的实施对医院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质控医师对全院病案的定期检查,选取15个临床科室的病案缺陷率,采用SAS软件的重复测量分析方法对实施电子病案前后四年病案质量缺陷率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病案的实施初期导致医院总体病案缺陷率有所上升,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1)不断有新来院实习医师及进修医师书写病案;(2)医师未养成打印病案后及时签名的习惯,未签字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比例的28.5%;(3)病案中必填项目未填写,该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比例的22.1%,而上述两项缺陷在电子病案未实施前基本不存在;(4)电子病案暴露出的病案缺陷,易于质控,2012年病案内涵质量的缺陷比例占该年病案缺陷的13.4%,而相对比未实施电子病案的2010年和2009年,该类缺陷比例只占8.3%和6.5%。(5)质控医师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质控范围的不断扩大,增强了麻醉记录,输血单,输血记录,消化内镜检查报告,支气管镜检查报告等部分的质控,该部分检查出的病案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的2.5%;结论电子病案的实施有利于医院病案质量的监控及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提高单病种医疗质量的作用,为全面实施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12月入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且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病种病例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同时以2010年1月-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相应病例为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等。结果临床路径的实施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结论临床路径对提高单病种医疗质量和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显著作用。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变异的原因,提高临床路径实施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实施临床路径产生变异的158例病例的变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引起的变异占28.5%,医务人员引起的变异占19%,医院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变异占了40.5%,疾病特异性引起的变异占11.4%。结论可通过强化医院管理、加强医生的培训、加强医患沟通来降低临床路径的变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