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0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胰汤方剂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与7天的APACHEⅡ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胃肠功能衰竭和肺功能衰竭发病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的中西药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轻瘫的疗效。方法:胃轻瘫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治疗28天。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预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轻瘫的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论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93.75%(45/48)、2.08%(1/48)、8.33%(4/48)。对照组分别为83.33%(40/48)、6.25%(3/48)、22.92%(11/4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治疗前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论治后1个月、3个月、6个月KPS评分明显上升,并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论治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5.
6.
贾小翠  穆雷霞 《陕西中医》1999,20(8):351-351
采用羊脑当归芎蔓汤(羊脑、当归、川芎、蔓荆子等)治疗血虚头痛28例,总有效率96.3%。提示本方具有养血、活血通络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从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3例患者,其中本地居民52例,外来务工人员16例,邻近地区15例,在与患者沟通后决定以随机抽签法决定治疗方案,其中41例患者抽签结果实施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而另42例患者则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 HP)的根治情况。结果:对照组总体疗效令人满意,总有效例数38例(治愈患者22例),有效率为90.48%,而HP阳性转阴率为92.86%(39/4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例数38例(治愈患者23例),有效率为92.68%,而HP阳性转阴率为97.56%(40/41)。结论: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三联治疗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奥美拉唑还是泮托拉唑均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说明两者之间并无差别,临床均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确诊STEMI并接受急诊PCI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冠脉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冠脉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7、30、180 d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术后18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观察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校正TIMI帧数、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180 d 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30、180 d的EF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和左室功能,同时不增加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在内镜下表现正常的消化道持续、反复的出血,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显性出血,即患者存在鲜血便、黑便的病史;另一类为隐性出血,即患者表现为反复、顽固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缺铁性贫血。尽管目前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已有研究证实该病变最常见于小肠。目前,针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仍较少。为此,本研究拟对经不同手段治疗后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分析,以明确引发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相对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患者的化疗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汤,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系统功能监测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水平变化不明显,CD8~+减少,CD4~+/CD8~+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汤,可提高其免疫水平,降低化疗不良反应,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