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道家是秦汉以前形成的一种哲学流派,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一家。其主要思想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天人合一、贵阴重柔、致虚守静、有无相生、是非相对等。"无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老子》一书中提出的,"无为而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人们常说"医道一家""十道九医"。中医与道  相似文献   
2.
《灵枢·官针》是关于中医古典针法的经典文献,其中所论刺痹法,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刺痹法共有九种,毛刺法刺皮肤治浮痹,合谷刺刺肌肉治肌痹,恢刺与关刺刺筋腱治筋痹,输刺与短刺刺骨治疗骨痹.特殊操作类又有多针、多向刺法的齐刺、傍针刺和烧针刺法的焠刺,以治疗各种经久不愈的痹痛.研究这些古刺法,对于提高痹证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聪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聪脑汤和双益平(石衫碱甲)片剂治疗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疗效。方法:35例AD病人随机分为2组,聪脑汤组20例,双益平组15例;分别给予聪脑汤50ml,口服,日3次和双益平片剂0.15mg,口服,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w。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聪脑汤组和双益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7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聪脑汤对AD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去年SARS流行期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资助下,作者进行了一项关于瘟疫发生理论及其防治方法的中西医学比较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在本刊连载发表,以期引起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5.
汪昂,字讱庵,明清之际安徽休宁人。早年攻读经史,为明末诸生。清代顺治初年,弃儒攻医,笃志方术[1]。一生著述较多,《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是汪昂整理、注释《内经》的专著,在明清分类注释《内经》的著作中独树一帜[2]。研读《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可以发现,以“昂按”的形式记载按语37条,从侧面反映出汪昂的部分医学观点。本文以“昂按”的部分内容为基础,分析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论文总数、时间、地点和机构分布及其文献来源等方面分析了近26年来《黄帝内经》临床研究文献。《内经》临床文献是国家中医药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理论对临床医师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好《内经》等经典医籍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升陷汤是张锡纯在对《黄帝内经》宗气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而成的,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中.方中药物虽然只有五味,但其组方却极其严谨,用于临床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病毒性心肌炎病分早、中、晚三期论治。早期系温热毒乘虚侵犯卫表,久必浸淫心脉,治宜清热解毒,宣肺解表,方选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相似文献   
10.
医案教学法,一般在内科等临床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多.《内经》作为经典医籍,理论性强,单纯涉及病证的篇章较少,多归于基础理论课,故医案教学运用较少且不被重视.近年来,笔者在《内经》课程教学中调整了教学的思路和重点,在给学生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心,尝试引入医案教学,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