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表达情况,探讨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非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的阳性表达率为65.5%(78/119),其中,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的阳性率分别为52.9%(9/17)、71.0%(22/31)、67.9%(19/28)和65.1%(28/43),但各组之间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PDGFR-α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测,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周血血细胞参数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临床关联。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国际保健中心检查颈动脉彩超的健康体检者407名,对颈动脉有无斑块分组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单核细胞绝对值(M1)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1)在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M1)首先进方程(Wald=29.617,P0.001;B=-3.320,SE=0.443)。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对预测颈动脉斑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地塞米松对脂多糖(Li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炎症介质的影响作用,探讨其对肺脏的保护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C、D组,各组分别按1、2、4h三个时间点再设立3个亚组。A组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B组经腹腔注射LPS,C组在腹腔注射LPS前1h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组为对照组。在到达各时间点后,经腹腔注射加倍剂量的硫喷妥钠处死,切开气管,并予0℃0.9%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作肺泡灌洗。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k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aterlrukin—1β,IL—1β)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fe inflamnatovy protein-2,MIP-2)。另外12只大鼠按上述分组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动物模型同上,作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在病理形态学上与D组比较,B组肺损伤严重。BALF中TNF—α、IL—1β、MIP-2在A、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5.51、47.37、19.94、134.27、65.44、57.29、18.44、85.31、89.13,P均〈0.05)。B组与D组比较,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37、8.69、6.43,P均〈0.05)、IL—1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5、9.77、11.51,P均〈0.05)、MIP-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84、12.38、15.52,P均〈0.05);C组与D组比较,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2.67、1.98,P均〈0.05)、IL—1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8、4.15、4.81,P均〈0.05)、MIP-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7、3.73、7.55,P均〈0.05);C组与B组比较,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t分别:3.15、4.19、4.03,P均〈0.05)、IL—1β差异有统计学意(t分别=3.71、5.27、5.81,P均〈0.05)、MIP-2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在胃肠道问质瘤(GIST)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其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了119例GIST中CD117和PDGFR-α蛋白的表达情况。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50例GIST 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α基因第12、1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本组119例GIST中CD-117的阳性表达率为87.4%,PDGFR-α的阳性表达率为65.5%。50例GIST中c—kit基因突变率为42%。突变均位于11号外显子近膜区的5’端第556~560密码子之间,即所谓的突变“热点”。50例GIST中PDGFR-α基因突变率为20%,最常见的突变为第18号外显子D842V点突变,2例为第12号外显子突变。c-ki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CD117阳性的GIST,与GIST生物学侵袭行为无明显关系;而PDGFR-α基因突变主要见于CD117阴性的GIST,具高度侵袭危险性。未发现1例GIST有c—kit和PDGFR-α基因同时突变。结论PDGFR-α作为一种GIST特异而敏感的标记物,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GIST发病的两种分子机制,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是相互排斥,不共存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