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于CT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obstruction index,CTI%)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的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 月—2022 年 3 月经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 APTE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基于 CTI%对患者进行分度后分析。结果:共纳入 50 例患者,基于 CTI%的分度:轻、中、重度 APTE 患者分别为 11 例(22.0%)、17 例(34.0%)、22 例 (44.0%)。基于 CTI%的分度与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无明显相关(P= 0.225)。3组患者术前的血氧饱和度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12例(24.0%),导管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37例(74.0%),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1例(2.0%),手术成功率为100.0%,临床成功率为88.0%(44/50)。围术期死亡6例(12.0%,中度1例,重度5例),其余44例患者顺利出院。规律随访患者36例(81.8%),平均随访时间(34.6±33.1)月,无APTE复发、抗凝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有5例(13.9%,中度2例、重度3例) 发生肺动脉高压,10例(27.8%,轻度3例、中度4例、重度3例)发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结论:导管碎栓/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APTE安全有效;基于CTI%的中-重度APTE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38岁, 因"体检发现子宫、附件包块10 d"入院。患者既往体健, 有轻度痛经, 无阴道不规则出血, 12年前行剖宫产。体格检查:左侧附件区可扪及不易推动的包块。腹部超声:左侧附件区囊性团块, 约5.0 cm×4.4 cm, 边界清, 左侧宫旁血管扩张;CTA:左侧附件区异常增粗血管影, 考虑为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UAVM), 见图1。经多学科讨论后行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治疗。术中造影证实为巨大UAVM, 使用Glubran胶与碘油混合液以及弹簧圈对靶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栓塞(图2, 3)。术后2个月(图4)和2年盆腔CTA:左髂内动脉远段闭塞, UAVM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Aegisy和OptEase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更好地使用此类滤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Aegisy和OptEase滤器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未取出滤器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和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826例患者,其中取出组522例,未取出组304例,取出率为6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肺栓塞(PE)既往史、滤器置入-出院间隔是否≥14 d等是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中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性和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为0.861(95%CI=0.776~0.905)。结论 基于年龄、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IVC血栓形成、PE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 3D 打印丹酚酸 B(salvianolic acid B,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SAB占海藻酸钠与明胶总重的百分比制成含0%、0.5%、1.0%、1.5%SAB的生物墨水,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规格的皮肤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AB体外累积释放浓度。皮肤支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创面,分为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以及皮肤支架组(0%SAB、0.5%SAB、1.0%SAB、1.5%SAB组)。于第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渗出情况,同时取创面组织进行HE、Masson、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水平。结果:扫描电镜下,4组皮肤支架均呈网孔状立体结构,孔隙分布均匀。SAB累积释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创面均愈合良好,1.0%SAB 组创面修复优于其他各组。第 7 天时,1.0%SAB 组 ROS 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 < 0.05);第14天时,1.0% SAB组ROS水平低于除1.5% SAB组外的其他各组(P < 0.01),1.0% SAB组和1.5% SAB组RO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第7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及0%SAB组(P < 0.05);第14天时,1.0%SAB组SOD、GSH-PX及CAT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和0% SAB组(P < 0.05),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纱布组(P < 0.05)。HE染色显示,各组创面皮肤均修复较好,1.0%SAB组新生组织较多。Masson染色显示,第7、14天时,0.5%、1.0%、1.5%SAB组创面胶原蛋白沉积多于其他各组(P < 0.05)。结论:1.0%SAB-海藻酸钠-明胶皮肤支架在第7、14天时不仅可以抑制ROS的产生,并上调各种抗氧化酶的表达,抑制创面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还可以促进胶原沉积,最终促进糖尿病大鼠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的芍药苷-海藻酸钠(SA)-明胶皮肤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方法 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3、5、10%的芍药苷-SA-明胶皮肤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芍药苷累积释放浓度。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其共培养3 d,行Live/Dead染色,观察支架表面细胞存活和生长状态,检测1、2、3 d时细胞增殖、羟脯氨酸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 结果 SEM显示5组皮肤支架均呈多孔网状立体结构,孔隙均匀。3%组皮肤支架表面较其他4组光滑。药物累积释放量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10 %皮肤支架组在各时点的释放均高于其他4组。Live/Dead染色显示细胞在5组皮肤支架表面均能较好地黏附,生长良好,SEM显示3%组皮肤支架活细胞数多于其他4组。3%组皮肤支架的细胞增殖率、羟脯氨酸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组(均P<0.05),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0和1%组(P<0.01),但高于10%组(P<0.01)。 结论 3%芍药苷-SA-明胶皮肤支架实现了生物效应与细胞毒性的平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胶原蛋白分泌效应,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发生,有望为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生物皮肤支架。  相似文献   
6.
【摘要】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可导致急性肠缺血甚至肠坏死。尽管对ISMAD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文献报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吸烟、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夹角、SMA弯曲程度以及SMA血流量,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学说和剪切应力损伤学说等。明确ISMAD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诊治ISMA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对ISMAD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将海藻酸钠(SA)与明胶制备成不同规格的SA-明胶皮肤支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压式3D打印技术,将3%、4%、5%的SA与明胶制成生物墨水,打印获得不同规格的SA-明胶皮肤支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其共培养,于第2天进行Live/Dead染色观察皮肤支架表面细胞生长状态,第5天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黏附情况及形态,第1、3、5天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第1、2、3天检测胶原蛋白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3组皮肤支架均为多孔网状立体结构,且孔隙均匀,3%SA组皮肤支架的表面较另2组明显粗糙。Live/Dead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在3组皮肤支架表面均能较好地粘附与生长,但5%SA组细胞数量少于另外两组;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能在皮肤支架表面粘附与生长,且4%SA组细胞数量多于另2组。CCK-8检测结果表明,4%SA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另2组(P<0.05)。4%SA组的胶原蛋白分泌量显著高于另2组(P<0.05);其IL-6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另2组(P<0.05)。结论4%SA-明胶的皮肤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胶原蛋白分泌效应,并可降低IL-6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有望为创面修复提供一种可降解的3D打印皮肤支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Option和Denali下腔静脉(IVC)滤器置入时发生倾斜的危险因素。方法 搜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所有置入Option和Denali IVC滤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Option组和Denali组,对比两组数据。结果 共纳入65例患者,Option组34例、Denali组31例。Option组倾斜发生率高于Denali组(88.2%vs.19.4%,P<0.001),但两组平均倾斜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3.22°vs.7.50°±3.38°,P=0.920)。Option组:右侧髂静脉入路(24例)发生左侧倾斜的数量显著高于右侧(20例vs.1例),左侧髂静脉入路(7例)发生倾斜方向均为右侧(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滤器倾斜角度与髂总静脉-IVC夹角呈正相关(r=0.663,P<0.001),髂总静脉-IVC夹角每增加一度,倾斜角度为10.1°~15.0°的可能性是倾斜角度为5.1°~10.0°可能性的1.141倍(P=0.002,OR=1.141,95%CI:1.049~1.242)。Denali组:倾斜...  相似文献   
9.
【摘要】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在临床上并不少见。ISMAD易导致急性肠缺血甚至肠坏死。ISMAD发病、转归、预后与肠系膜上动脉(SMA)形态学特征、SMA内血流变化等诸多因素有关,均可引起SMA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FD)逐渐应用于ISMAD研究,进一步证实ISMAD与其局部流体力学因素相关。因此,利用CFD技术对ISMAD血流动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有助于了解ISMAD发病、发展及预后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本文就ISMAD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中心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的使用数据,了解IVCF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IVCF的使用情况,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置入752枚IVCF,均为可回收型,置入适应证包括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游离血栓/大量急性血栓)528例(7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26例(16.8%)、仅症状性PE 98例(13.0%)。752枚IVCF中,取出470枚,取出率为62.5%,体内留置时长为15(13,17)d(0~530 d)。患者年龄不同、置入年份不同、IVCF品牌不同,取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取出的282枚IVCF中,未取出的原因前3位分别是晚期肿瘤(31.2%)、仍存在放置IVCF的适应证(28.7%)和高龄(27.7%)。结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IVCF置入适应证存在差异;IVCF的取出率随置入年份逐年增高;IVCF的低取出率与晚期肿瘤、高龄、IVCF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