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炎性反应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CRP还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的促炎因子,血清CRP水平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病因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CRP水平,并随访了部分患者发病3~6个月后的血清CRP水平,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一组病症总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i以下简称ACS)。其发病被认为是起因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内存在着富含胶状胆固醇酯的脂核,表面包被有薄层纤维性薄膜。当发生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壁的应激反应,以及炎症改变等时,斑块破裂,即以“冠脉粥样斑块破溃”开始,继之诱发血栓形成而导致冠脉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从而引起致死性的心肌缺血、坏死。另方面。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是在心肌缺血致心肌不断坏死的状态下,或者说是在混有已坏死心肌细胞的状态中进行的。对于像这种进展型、紧迫型的急性心肌损害做出早期诊断曾经非常困难。即使是在1992年引入ACS的概念以后。也很难做出早期诊断。但是现在血清学上已经能检出约1g的心肌坏死。这就是心肌肌钙蛋白的定量检测,即利用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出微小梗死。根据2000年经ESC/ACC联合委员会制定的(心肌梗死的再定义),提示以心肌肌钙蛋白的升高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从而使利用血清生化标志物进行诊断和评价预后(重症度),甚至使预测冠脉再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5.0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采取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轻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癌性肠梗阻行肠道内支架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例结肠癌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急诊一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梗阻部位自膨式肠道支架植入术,解除肠道梗阻后,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二期予以腹腔镜下行结肠癌切除术。结果:患者顺利完成2次手术,于术后5 d顺利出院。结论:对急诊行肠道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实施个性化营养计划,积极缓解口服营养补充过程中的不耐受问题,最终顺利改善营养状态,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来电者求助表达过程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例某大学生心理热线的来电录音作为研究对象,对录音转录文字按照每分钟进行编码,并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多为来电前15分钟;来电者求助过程经历了问候阶段、提出问题阶段、问题描述阶段;来电者倾向于用一句话提出问题,提出时机比较早;心理热线来电者的问题表达方式分为困惑型、抱怨型,情绪型、要方法型,以及替人咨询型。结论: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来电者的求助表达过程多受心理热线快捷性、隐匿性等因素影响,有其特点。对不同求助类型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依据对117例 AIS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组, LEAD 患者41例(LEAD 组)和非 LEAD 患者76例(非 LEAD 组),并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进行90 d随访。多因素 Log 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 LEAD发生的相关因素,Kaplan M eier法分析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LEAD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18);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 组( P=0.019);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 LEAD组( P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显著低于非 LEAD 组( P =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 LEAD密切相关( P <0.001,OR =1.272)。 LEAD组90 d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显著高于非 LEAD组(P=0.015),复发时间早于非 LEAD组( P =0.017)。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LEAD 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LEAD 与缺血性卒中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分析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利医院1993/2003收治6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下列因素:初次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糖、体温、出血量、出血部位、并发症、年龄、性别、是否降压治疗等与预后(分好转与未好转,后者包括病情无变化、恶化及死亡)的关系。结果:将上述因素与预后做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糖、体温、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性别、是否降压治疗等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女性、无脑干及脑室出血者、无并发症者、体温小于38.5℃者、无意识障碍者、无血糖增高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在(150±4)和(82±3)mmHg(1mmHg=0.133kPa)者病情预后较好。结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应全面积极考虑急性期血压的控制以及体温、血糖、并发症的处理,以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吡柔比星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一种化疗药物.由于药物高浓度和药物的酸碱度对局部有较强刺激作用[1],在输注过程中,容易发生化疗药物渗漏,若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硬结、静脉炎,重者可发生周围组织坏死[2].2005年5月,我科在静脉滴注吡柔比星注射液时意外发生1例大面积渗漏,及时给予处理,经过37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多种因素对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68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分析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利医院1993/2003收治6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下列因素:初次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糖、体温、出血量、出血部位、并发症、年龄、性别、是否降压治疗等与预后(分好转与未好转,后者包括病情无变化、恶化及死亡)的关系。结果:将上述因素与预后做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糖、体温、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性别、是否降压治疗等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女性、无脑干及脑室出血者、无并发症者、体温小于38.5℃者、无意识障碍者、无血糖增高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在(150&;#177;4)和(82&;#177;3)mmHg(1mmHg=0.133kPa)者病情预后较好。结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应全面积极考虑急性期血压的控制以及体温、血糖、并发症的处理,以使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办法,对发病72h以内、无糖尿病史、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6.1mmol/L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判断糖代谢状况.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28例(41.18%),糖尿病患者26例(35.29%),总的糖代谢异常54例(76.47%).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依靠检测空腹血糖,将有67.86%糖调节异常患者和58.33%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OGTT与空腹血糖相比,OGTT明显提高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高血糖并不单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而是糖代谢异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