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钼靶乳腺摄影屏片系统与CR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乳腺摄影屏片系统与CR系统的图像,评价其在空间分辨率、噪声、感光特性、放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别。方法应用屏片系统与CR系统分别对线对卡和乳腺专用模体摄影,通过线对卡的图像观察其空间分辨率,通过对模体图像的评分分析,进行比较。结果①空间分辨率的测试,胶片10Lp/mm,CR3.7Lp/mm。②胶片自动曝光(AEC),评分平均为条组30分,斑点组21分,团块组30分。③胶片手动曝光,仅100~140mAs条件下的评分接近自动曝光的结果,其余条件图像评分较低。④CR手动曝光,评分随摄影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结论CR系统摄影条件选择范围宽,但较屏片系统高。屏片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优于CR系统,影响图像噪声的因素CR系统多于屏片系统。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女,52岁,1个月前无意中扪及右乳无痛性肿块.于2009年8月12 日就诊,体检: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直径约5 cm,质地硬,界清,活动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局部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技术是乳腺影像领域中的一项新进展,在1998年6月正式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FDA)认证,投入使用.CAD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将乳腺钼靶X片数字化,再与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正常乳腺进行比较,最后计算机将其认为异常的部位勾画出来,供放射科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选择乳腺肿瘤为靶病灶,在新辅助化疗前及新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参照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标准及Miller-Payne病理评价系统分别评价疗效,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研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SI)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新辅助化疗4周期后MRI疗效评价CR 0例,PR 58例,SD 29例,PD 4例;有效率(CR+PR)63.7%(58/91)。术后组织病理评价G5(pCR)7例(7.7%),G4 39例(42.9%),G3 16例(17.6%),G2 23例(25.3%),G1 6例(6.6%)。有效率(G5+G4+G3)68.1%(62/91)。MRI T-SI评价有效53例,稳定29例,进展9例;有效率58.2%(53/91)。[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与组织病理学评价高度相关,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有益于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根据肿瘤检出率,原位癌发现比例以及为探查额外肿瘤需要提交专家阅片的病例数(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病例数,NNT)证实双阅片及审核阅片的价值。方法QuaMaDi是一项质量认证的乳腺癌诊断计划,采用双体位(CC和MLO)乳腺X线摄影,如果病人乳腺密度为美国放射学会(ACR)的3或4类时,辅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2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高、低年资医师组,软组织图像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DR胸片,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软组织图像对高年资医师组帮助较大.结论双能量数字减影技术可减少肺野内骨骼及其他钙化影响,对胸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能力高于常规DR胸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ADC值和癌灶最大径与Ki-67不同表达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资料,患者于新辅助化疔前及化疗第4周期后行MR DWI及增强扫描.测量化疗前后癌灶的ADC值及最大径,并计算其变化率△ADC%和△D%.利用Ki-67指数不同,将所有癌灶分为A、B、C三组:A组Ki-67< 20%,B组Ki-67为20% ~ 60%,C组Ki-67> 60%.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3组癌灶化疗前后ADC值、△ADC%、最大径及△D%的差异.结果 化疗前A组(15例)癌灶的ADC值为1.1 × 10-3 mm2/s[(0.9×10-3~1.2×10-3)mm2/s],高于B组[8例,0.9×10-3 mm2/s(0.9×10-3~1.0×10-3) mm2/s]和C组[25例,0.9×10-3mm2/s(0.7 × 10-3~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C组癌灶的ADC值为1.3×10-3 mm2/s[(0.2×10-3 ~ 1.4×10-3)mm2/s],高于A组[1.1×10-3 mm2/s,(1.0× 10-3 ~ 1.2×10-3)mm2/s]和B组[1.1×10-3 mm2/s(1.0×10-3~1.1×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后C组癌灶的ADC变化率为45.5%(- 12.0%~78.6%),大于A组[45.5%(- 12.0% ~ 78.6%)]和B组[45.5%(- 12.0%~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后癌灶的最大径A组分别为2.2 cm(2.0~2.4 cm)和1.0 cm(0.0~ 1.4 cm),均小于B组[化疗前3.7 cm(3.6~3.9 cm),化疗后2.9 cm(0.0 ~3.1 cm)]和C组[化疗前3.4 cm(2.7 ~4.2 cm),化疗后1.9 cm(0.0 ~2.2 c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癌灶化疗后最大径的变化率为21.6%(- 15.2% ~ 27.5%),小于A组[52.7%(-23.6% ~72.1%)](P<0.01)和C组[51.2%(- 10.3%~92.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Ki-67指数不同表达程度的癌灶,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灶的ADC值不同,癌灶的ADC值及最大径线对于化疗的反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