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预后价值。方法 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在入院时常规进行初期(最初4.5h)MRI检查和定期头颅CT(脑卒中发病后14和21d)检查。将有PCA偏侧优势23例作为优势组,30例无偏侧优势作为无优势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结果脑卒中发病后7d,与无优势组比较,优势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低[2.8分vs 13.5分,P=0.005],脑梗死面积较小[8.5分vs 6.0分,P=0.007],再灌注成功率高(82.6%vs 60.0%,P=0.001)。存在PCA偏侧优势的患者出现预后良好的校正风险比为8.11(95%CI:1.8050.2,P=0.005)。结论可以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MRA中存在PCA偏侧优势用作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出现良好功能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A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证据支持。方法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将128例患者分为无LA组和LA组,收集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2组危险因素分布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2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HCY越高,LA分级程度越高(P值分别为0.006、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FIB与LA发病相关。结论年龄、吸烟史、高血压、高FIB血症为LA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除了精神性焦虑,也会出现躯体性焦虑表现,如头晕头昏、不稳感、心悸、尿便障碍等。作为前庭症状,患者描述的昏沉、不稳感与焦虑抑郁状态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信号通路。由于两者部分接近的临床特征和可能重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推测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具有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转化风险。本文对近年来卒中后情感障碍和PPPD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发糖代谢异常9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伴发糖代谢异常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方法:乙型肝硬化患者97例,经口服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减退组及糖尿病组,另设正常健康组30例,观察比较各组之间的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敏感性(IS)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并进行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糖耐量正常组、减退组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正常组、减退组及糖尿病组均存在胰岛素敏感性(IS)降低,糖尿病组胰岛D细胞功能指数(HBCI)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q=3.89、5.02、4.07、5.09、7.72、3.80,P<0.05或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耐量正常与减退者其胰岛β细胞仍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伴发糖尿病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瘤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肝瘤介入治疗方法可分为放射介入和超声介入。前者主要包括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及经肝动脉门静脉结合栓塞化疗术;后者则指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与间质毁损治疗,以及经门静脉穿刺治疗等。单用某种方法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多种介入方法的综合序贯治疗能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禹萌  赵香梅  耿晓林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30-830,83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黄疽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2008年收治的35例符合急性黄疽型肝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和常规保肝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代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为治疗组及12例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常规保肝药物为对照组,各观察24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1);治疗组有4例出现血清HBeAb转换,对照组无1例。结论阿德福韦酯可以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复制,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ALT复常率显著提高,有效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软脑膜间皮细胞(RL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C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LMCs,并将其分为4组:(1)0组(正常对照组):用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细胞;(2)1组:用含TGF-β11 ng/ml培养细胞;(3)2组:用含TGF-β1 2 ng/ml培养细胞;(4)3组:用含TGF-β14 ng/ml培养细胞;各组分别在TCF-β1刺激6、12及24 b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TCF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m blot)测定CTCF蛋白表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χ±s)表示,各个浓度点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法(LSD)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6、12及24 h分别以TCF-β1 1ng/mL、2 ng/mL、4 ng/mL处理,CTGF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h=46.549、F12h= 287.098、F24h=109.202,P均〈0.001),呈剂量依赖性,以TGF-β1处理12 h组CTGF mRNA表达差异明显.western blotting:正常对照组RLMCs细胞和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后均表达CTGF蛋白,在TGF-β1刺激6、12及24 h后,各组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显著性(F6h= 52.988、F12h= 95.331、F24h=157.107,P均〈0.001),呈剂量依赖性,以TGF-β1处理6h组CTGF蛋白表达差异明显.结论 TGF-β1能诱导RLMCs中CTGF通路激活.TGF-β1刺激RLMCs中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且随浓度增加而显著.CTGF可能作为神经系统疾病中抑制脑膜纤维化的靶点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特点及相应的督导模式。方法: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评估,将140例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观察组进行临床治疗及督导式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心理计分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督导式干预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督导式干预,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胱抑素C(Cys C)、尿酸/肌酐(UA/Cr)比值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AD患者235例,根据入院7 d内第2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的运动评分项增加≥1分或总分增加≥2分定义END,将患者分为END组56例和非END组179例。记录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sdLDL-C、Lp-PLA2、Cys C、UA/Cr比值。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sdLDL-C、Lp-PLA2、Cys C、UA/Cr比值预测END的准确性。结果 END组患者sdLDL-C、hs-CRP、Lp-PLA2、Cr、Cys C、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高于非END组,男性、UA、UA/Cr比值低于非END组(P<0.05,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