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程,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及狭窄情况.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全部治愈,但治疗组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低,尤其是术后出血、疼痛和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明显减少了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和水肿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瘘管“V”型切除术。结果两组疗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5)。结论切除缝合术是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瘘管"V"型切除术.结果 两组疗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5).结论 切除缝合术是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石光炳 《现代保健》2009,(24):161-161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胆漏患者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程,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及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方法均能全部治愈,但治疗组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低,尤其是术后出血、疼痛和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明显减少了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和水肿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胆漏患者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2007年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用于痔术后的镇痛效果,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术中给予括约肌侧切,并在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B组给予亚甲蓝局部注射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及排便时疼痛情况,同时观察A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A组术后6h、24h、48h及术后首次换药和排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O.05。A组自控静脉镇痛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自控静脉镇痛加括约肌侧切可有效减轻痔术后疼痛,而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PH结合直肠黏膜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采用此法治疗的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本组60例患者中,治愈55例(91.67%),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术后出血2例,住院时间3~8d,平均4.7d。随访2~3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PPH结合直肠黏膜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