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根据病情给予个体化降糖治疗,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组34例,给予心理干预,同时给予口服路优泰300mg,日3次;对照组34例,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和心理干预.2组疗程均为8周.对68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行HAMD评分,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1)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后HAMD总分为(7.9±6.3)分,与治疗前(19.2±5.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13.8±9.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分(13.8±9.9)与治疗前总分(18.9±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值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路优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丽楠  李长城 《中原医刊》2005,32(24):73-74
目的 观察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 FD120例随机分组对照,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黛力新)60例,观察治疗前后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消化道症状的改善及精神症状的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FD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长城  石丽楠 《医学信息》2010,23(4):911-912
目的 观察抗抑郁焦虑药及心理疏导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择124例符合罗马Ⅲ标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或(和)多潘立酮1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药帕罗西汀20mg,1次/日,辅以心理疏导,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两种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有效率为77.4%,对照组为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FD患者加用抗抑郁焦虑药治疗及心理疏导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多潘立酮和(或)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伴抑郁焦虑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效果。方法 NERD应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结合胃镜进行诊断,抑郁和焦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1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20mg口服,每天晨起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早1片、中午1片,口服。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73.8%(p〈0.05);治疗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20.6±6.8)分,治疗组为(12.9±7.0)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伴抑郁焦虑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多塞平联合美常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塞平、美常安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56例IBS-D随机分为3组,多塞平联合美常安治疗组、单用多塞平组、单用美常安组各52例。口服药物剂量:多塞平25mg,1次/d;美常安500mg,3次/d。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多塞平联合美常安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单用多塞平组总有效率73.1%,单用美常安组总有效率78.8%,多塞平联合美常安组总有效率与单用多塞平组及单用美常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多塞平组总有效率与单用美常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塞平、美常安联合治疗IBS-D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建立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536例T1期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Bootstrap重采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期乳腺癌肿块纵横比、Adler血流分级、T分期及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750(95%CI:0.704~0.796)。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所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分析(VTIQ)、超声造影超声特征及免疫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2年5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06例IDC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肿块大小,将患者分为>2cm组(55例)和≤2cm组(51例)。分析两组之间肿瘤的常规超声特征(位置、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毛刺征、Adler血流分级)、VTIQ指标[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最小值(SWVmin)、周边平均值(SWV周边AVG)、肿瘤与同切面正常腺体SWV最大值的比值(maxSWVR肿瘤/正常乳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SWVRmax/min)]和超声造影特征(增强程度、增强速度、增强顺序、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灌注缺损和增强后病灶范围有无增大)的差异,及其与肿瘤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之间病变位置(χ2=6.937,P=0.031)、Adler血流分级(χ2=9.456,P=0.002)、SWV周边AVG(Z=-2.504,P=0.012)、maxSWVR肿瘤/正常乳腺(Z=-2.545,P=0.011)、SWVRmax/min(Z=-2.469,P=0.014)、增强强度(χ2=3.918,P=0.048)、增强后放射状汇聚(χ2=10.403,P=0.001)、增强后病灶面积增大与否(χ2=8.289,P=0.004)及〖JP2〗Ki-67水平(χ2=5.213,P=0.02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JP〗Adler血流分级Ⅱ~Ⅲ级、增强后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增强后病灶面积增大、高SWV周边AVG、高SWVRmax/min、高maxSWVR肿瘤/正常乳腺乳腺IDC肿块大小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直径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2cm为阈值时)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临床及超声医师的术前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8-159,163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CR)对两组在入院初期或初诊时完成首次评分,然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GER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SDS和SAS-CR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两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GERD组患者的SDS、SAS-C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GERD组RD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DS、SAS-CR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GERD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因镜检时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呕吐等痛苦,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有相当部分患者拒绝检查,致延误了疾病的诊治。为了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减少胃镜检查并发症,本院于2006年3月以来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6例,利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不良情绪现状进行评估,并分析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结果:①有不良情绪患者的健康状况差(66.67%)、合并慢性疾病(56.52%)、近期负面事件(52.17%)、病程≥3年(78.26%)的比例较无不良情绪患者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情绪的产生与健康状况差、近期负面事件、病程≥3年、合并慢性疾病呈正相关.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与身体健康状况、负性事件、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