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眩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眩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抗眩啶组及对照组,抗眩啶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眩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抗眩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抗眩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SIRS在判断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41.89%,MODS的发生率为29.05%,且发生MODS的43例全部来源于急性脑出血诱发SIRS的患者;出血量≥30mL、出血破人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患者的SIRS发生率分别较出血量〈30ml、出血未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mmol/L患者显著增高;SIRS发生率与脑出血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高,是MODS发病的基础;SIRS发生与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血糖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SIRS对于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124例EH患者(EH)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ET和CGRP浓度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和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和CGRP浓度升高,ET浓度降低,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红花联合颈椎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颈椎牵引,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在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PH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60例血压低于140/90mmHg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并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分成正常血压组(NBP组,低于120/80mmHg,82例)和正常高值血压组(NHBP组,120~139/80~89mmHg,7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血清APN、hs-CRP、ET-1及NO的表达水平,并相关性分析平均动脉压(MAP)、血清APN、hs-CRP、ET-1及NO,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患者MAP的影响因子.结果 :PH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水平显著较NBP组、NHBP组高,且NHBP组SBP、DBP及MAP水平又显著高于NBP组;三组患者其它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值等)无显著差异.PH组患者的血清hs-CRP、ET-1水平显著高于NBP组和NHBP组,而血清APN、NO水平则显著低于NBP组和NHBP组;与NBP组相比,NHBP组患者的血清APN及NP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s-CRP与ET-1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PN、hs-CRP、ET-1、NO均是PH患者MAP的影响因子.结论 :PH患者体内血管舒缩及炎症因子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血清hs-CRP及ET-1水平上升,血清APN及NO水平降低,且这种失衡在NHBP患者中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血浆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6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ET和CGRP浓度进行检测,比较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血压分级血浆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EH患者血压分级的增高,血浆ET水平增高、CGRP水平降低(均P<0.05-0.01).结论EH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倍他司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倍他司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倍他司汀组及对照组。观察倍他司汀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C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倍他司汀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司汀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