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河南贲门癌高、低发区人群贲门粘膜组织活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贲门癌高、低发区1975例无症状居民普查,进一步了解贲门上皮病变的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加深对贲门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对食管癌高发区1006无症状居民,低发区208无症状居民进行纷纷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高发区1006例活检标本中,共发现9例早期贲门腺癌患者(GCA,0.9%),33例间变患者(DYS,3.3%),102例慢性萎缩性贲门炎患者(CAG,10.1%)和269例慢性浅表性贲门炎患者(CSG,26.7%),以及593例正常贲门上皮(NOR,58.9%)。9例早期GCA均发生在男性,间变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低发区:208例普查对象中,未发现早期GCA,但发现2例DYS(1.0%),7例CAG(3.4%),118例CSG(56.7%)和81例正常贲门上皮(38.9%)。男性CAG较女性常见,2例DYS中,男女各1例。结论:贲门癌高发区居民GCA、DYS、CAG的发现率明显高于低发区,进一步证实贲门癌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提示DYS和CAG是贲门癌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肿瘤相关基因(p53,PCNA)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p5 3和PCNA改变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 114例高发区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5 3和PCNA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 ,肿瘤分期和组织病理学分级 ,分析发生不同分子变化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风险 ,揭示p5 3和PCNA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p5 3高表达与低表达组间无显著差异 ;PCNA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小于低表达患者 ;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NM分期、分化程度和年龄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较大 ,且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5 3和PCNA不能作为独立的食管癌预后因子 ,而TNM分期仍然是最重要的食管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食管癌高、代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粘膜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在高发区抽取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1684例和低发区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294例,进行食管纤维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高发区1632例调查对象中,共发现1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SCC,1.1%),91例间变患者(DYS,5.6%),807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患者(BCH,49.4%),Barrett‘s食管12例(0.7%)。低发区270例活检调查对象中,共发现BCH 94例(34.8%),DYS 3例(1.1%),Barrett‘s食管3例(1.1%),未发现早期SCC患者。结论:无症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及各级癌前病变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与15a前该地区人群普查结果相比,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提示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人群最严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和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纤维内镜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4例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活检组织以及3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0例贲门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erbB2和c-myc的表达变化以及病理学的研究。结果:58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检出16例正常食管上皮,34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8例间变(DYS);26例贲门活检组织中,共检出7例正常,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3例DYS。食管正常组织,BCH和DYS组织均未发现C-erbB2阳性反应,但鳞状细胞癌(SCC)组织C-erbB2阳性率为50%;食管上皮各级病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myc免疫阳性率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其中间变组织阳性率最高,而卉门癌组织中其阳性率略低于间变组织。结论:c-myc过度表达是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并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C-erbB2过度表达与贲门上皮癌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食管癌变晚期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林州市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有研究认为其发病与亚硝胺及其前体、真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1] 。NO可影响肿瘤的生长、分化、转移以及对放化疗的敏感性[2 ] 。诱导型NOS(iNOS)是NO合成的关键酶。p5 3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抑癌基因。目前 ,国内外对高发区食管癌的iNOS的表达和p5 3突变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研究了高发区食管癌组织iNOS及p5 3蛋白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73例原发性食管癌手术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色素镜(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2%的卢戈液染色,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并根据染色结果,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纤维内镜下碘染后,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以及花斑状,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P<0.05),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2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碘染组)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4%(114/179)和74%(14/19),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36%(65/179)和26%(5/19)(P<0.05)。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4%的间变检出率。结论:色素镜(碘染色)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利用色素镜检查将有助于减少食管粘膜活检取样误差。  相似文献   
7.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14例食管癌患者均为高发区居民 ,随访 5a以上。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Survivin蛋白在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胞浆表达为 6 7/ 114 (5 9% ) ;胞核表达为 5 8/ 114(5 1% ) ;胞浆胞核均表达为 2 4 / 114 (2 1% ) ;13/ 114 (11% )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Survivin表达。Survivin核表达阳性和阴性组食管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 95 %的可信区间分别为 38(32 ,4 5 )个月和 5 7(5 1,6 4 )个月 ,Survivin核表达阳性患者生存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 ;Survivin胞浆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 95 %的可信区间为 5 0(4 4 ,5 5 )个月 ,与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pe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ur vivin核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细胞浸润深度相关 (P <0 .0 5 ) ,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和“Survivin核表达”3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大。结论 :Survivin蛋白胞核阳性表达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 ,可能作为一种独立预后指标 ;Survivin蛋白胞浆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组织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河南林州地区贲门癌组织中3种Ⅱ期代谢酶基因GSTMl,GSTTl及GSTPl基因多态性变化,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区贲门癌高易感性分子基础。方法:利用multlplex—PCR、PCR—RFLP检测19例手术切除贲门腺癌组织及72例正常对照组织(颊粘膜细胞和血细胞)中代谢酶基因GSTMl、GSTT1、GSTPl多态性改变。结果:贲门腺癌与正常对照组织中GSTMl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37%和39%,该基因型未明显增加对贲门癌的易感性(0R=0.69);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3%和39%,该基因型可能与贲门癌易感性增高有关(0R=2.38);GSTPl的IIe/Val和Val/Val基因型合并在一起分别占26%和42%,Val等位基因能降低个体贲门癌的易感性(0R=0.41)。结论:GSTMl基因多态对贲门癌易感性无明显影响,而GSTTl和GSTPl基因多态与贲门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索食管癌相关基因的变化。寻找敏感,特异的预后指标。方法:对114例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的食管癌患进行五年随访,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用Kaplan-Meire法分析p53和PCNA联合表达与林州市食管癌患预的的关系。结果: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食管癌患生存期小于同时低表达,p53和PCNA联合表达对于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意义优于单独以PCNA作为预后指标,结论:单一指标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因素、多指标综合评价食管癌患的预后可能更好地反映患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