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病例报告 患者Benale Almed,男,50岁,司机。1980年4月22日驾驶拖拉机时,不慎车翻人伤,左侧胸背部严重挫伤,伴昏迷1小时。被送至D'ain-Boucif医院急救并摄胸部X线片,拟诊为左侧外伤性血气胸及脑震荡转来美迪亚医院。 当天下午二时患者转来时,血压虽尚可维持110/90毫米汞柱左右,但呼吸急促,40~50次/分,  相似文献   
3.
依托咪酯-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表(乳房等)及四肢手术62例中应用依托咪30mg、氯胺酮150mg和芬太尼0.1mg加入230ml复方氯化钠溶液中配成“EKF液”作全凭静脉麻醉。于术前10min静注氟芬合剂一单位,手术开始前3min及1min分别推注氯胺酮1mg/kg及依托咪酯0.15mg/kg诱导,在不作气管插管的条件下,静滴EKF液30~60滴/min维持。于术毕前10min停用,总用量平均200.4±84.7ml。结果观察到,在诱导中有43例(未吸氧)SpO_2  相似文献   
4.
Johnson于1929年将硝普钠(SNP)用于临床以来,逐渐广泛。临床麻醉将此药主要用用嗜铬细胞瘤、颅脑血管畸形、脑膜瘤、动脉导管未闭及鼻咽纤维瘤等手术病人行控制性降压。此药用于体表手术降压罕见报道。我们将SNP控制性降压用于创面大而渗血多的乳腺癌根治术,为减少失血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吸引易引起缺氧,其安全时限尚无统一标准。我们用无创性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持续监测气管内吸引时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结果:SpO_2下降幅度随吸引时间延长而增大。为避免缺氧,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吸引时间不宜超过30s,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不宜超过20s。  相似文献   
6.
阿尔及利亚Ouzthra县农民Megateli Rachid,男,27岁。1980年6月15日上午因车祸致重伤,经急救后,当晚8时转来我医疗组。患者呈重病容,呼吸40次/分,脉率110次/分,血压正常。颈部有皮下气肿、右上胸有反常呼吸。气管左移。右胸叩诊呈鼓音。心浊音界左移。右肺呼吸音几不可闻。胸片证实右侧第3、4、5、肋骨骨折伴右侧气胸,右肺受压50%,纵膈左移。入院后在局麻下作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闭式胸腔引流(用直径1厘米之塑胶引流管),排出大量气体。引流后临床症状一度好转,复经胸壁胶布固定,胸痛减轻。次日下午6时又出现高度呼吸困难。据我们分析这种超高压气  相似文献   
7.
包囊虫病是阿尔及利亚的一种常见病,人体各脏器均可发生,以肝脏和肺为好发部位。X线与超声波检查,包囊虫液试验(Casoni试验)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一旦明确诊断,若患者无其它禁忌证,则手术摘除其内囊,缝闭纤维囊腔是主要治疗方法。就大多数包囊虫病患者来说,麻醉管理及手术本身并不困难;可是包囊腔与支气管相通的肺包囊虫病患者的麻醉及手术要慎重。成年人最好选用卡伦氏双腔气管导管或支气管导管,施行吸入或静脉复合全麻。在小儿只能用单腔气管导管,故必须谨慎。1980~1981年中,我们在梅迪亚省医院为8例小儿肺包囊虫病施行手术,因对囊腔与支气管相通的可能性警惕不够,有两例在手术中发生急性呼吸道窒息、休克,乃至心跳停止的严重情况。由于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患儿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未受到  相似文献   
8.
Swan和Ganz于1970年报道他们所开创的床边肺动脉导管检查法而名闻医学界。此后,许多麻醉医师和急诊医师熟练地运用漂浮导管对病人监测。已有数篇文献详述肺动脉导管使用的细节,应用导管监测的病例在不断增加,近来又有Swan—Ganz导管使用于高危产妇及儿科患者的报告。至今,有数篇报告综述了肺血管压监测的并发症问题,幸而肺动脉导管所致并发症常常是暂时性的,不引起永久性损害。然而,某些罕见并发症仍不断地出现。熟悉肺动脉导管的使用将使医生获得包括反复测定肺动脉压、心排血量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大量信息。但测定数值不一定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因咳嗽及左背痛两月入院,既往有肺气肿,经X线及支气管镜检拟诊左上叶肺癌,在全麻下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纳及东莨菪碱,静注硫喷妥钠及司可林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吸入50%。氧化亚氮及0.5%安氟醚维持麻醉,给予管箭毒施行机械通气,5小时术期中患  相似文献   
10.
有些外科手术,特别是坐位颅脑手术潜在着肺气栓致命性并发症已众所周知,然而,气栓亦可发生于非颅脑,非心脏内手术的小儿病人。本文报告在同一周内发生的两侧肺气栓,这是两个患儿在中心静脉置入Broviac或Hiekmam导管过程所出现的并发症。病例报告例1,7个月女孩,体重4公斤。行动脉导管结扎后因坏死性肠炎引起肠道综合征需要置Broviac导管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患儿入院前七天能正常活动与进食,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烧时食纳欠佳。手术前一天晚上开放左颈外静脉输液。术前静注阿托品0.06mg。麻醉诱导吸入笑气-氧及氟烷,诱导过程顺利,经口腔气管插管,施行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