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1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9例中70岁以上者11例,65~70岁者7例,60~65岁者1例.所有患者均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急性尿潴留发生前均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费力.  相似文献   
2.
三棱针点刺放血和拔火罐法,都是中国民间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1993~1994年,将这两种方法综合在一起用于治疗头痛、发热、咳嗽、哮喘、呕吐、腹泻、腰痛、痛经、疮疖等病证效果很好,录典型病例如下。 1.头痛 张某,女,16岁。1993年10月1日学校放假到邻村同学家玩耍,下午3点半回到家中,遂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46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瑜贞  田旭光 《河北中医》1999,21(4):212-213
1993~1997年,我们以口服中药配合外涂中药治疗生殖器疱疹4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均为女性,全部为门诊病人;年龄16~58岁,平均25.5岁;病程最短2日,最长20个月;已婚36例,未婚10例;原发性26例,复发性20例;合并非淋菌性尿道炎10例,淋病6例,尖锐湿疣2例,霉菌性阴道炎4例。多发于阴唇、阴蒂和子宫颈口,36例同时侵犯子宫颈,表现为子宫颈潮红、散在溃疡点,淋巴结肿大。根据《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疱疹》(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中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原…  相似文献   
4.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证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异常(或溏薄,或带粘液,或夹脓血)和腹中疼痛为共有特点。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或病种之不同,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兼症。此病证病因病机复杂,病势缠绵难愈。我院尤德修副主任医师对于此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他将纷繁复杂,表现各异的慢性腹泻归纳为5种证型,并认为此病的多数病例,在病机上均具有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的特征。因此,在治疗上除了重视主证之外,还须注  相似文献   
5.
杨正爱  田旭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23-4425
目的: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为预防胚胎停止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比较188例诊断为早期胚胎停止发育患者和281例正常流产妇女的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环境、职业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对胚胎停止发育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怀孕次数、情绪控制能力、精神压力、值夜班、补充叶酸、是否饮茶、是否吸烟、携带手机时间、使用微波炉或电磁炉、接触震动及接触电磁辐射是胚胎停止发育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补充叶酸(OR=2.514)、是否吸烟(OR=4.254)及接触电磁辐射(OR=4.998)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胚胎停止发育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孕期叶酸的补充、戒烟及远离电磁辐射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妇女在月经来潮的前后或正值来潮期间,出现少腹隐痛、刺痛、绞痛,甚或放射至腰部、尾骶部者,称为痛经。有的伴见肢冷面白,手足拘急,恶心呕吐等。针刺承山穴,能使这些症状立即解除乃至痊愈。本文共治疗并观察了痛经患者13例。其中20岁以下者4例;21~30岁者8例;31岁以上者1例。治法:令患者俯卧,以6寸毫针针刺双侧承山穴,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效果:13例患者,立即痛止者11例,缓解2例,有效率为100%。病例:朱芹英,女22岁,1984年10月21日初诊。痛经5年,加重半年。昨天月经来潮,色黯  相似文献   
7.
8.
各种疾病所致的发热,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我们于1984年6月至同年12月,采用赵县老中医焦文汉“针刺督脉经穴治小儿发热”的经验,对45例发热患儿,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病例选择一、凡14岁以下的小儿,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发热,只要体温在37.5℃以上者,皆可用本法降温; 二、在针刺降温时,停止使用其它一切降温措施,否则必须在6小时以上,才能作为本组的观察对象。治疗和观察方法取穴:取督脉经穴,从大椎穴开始向下数,每个椎间隙为一穴。计有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身柱  相似文献   
9.
10.
自1981年以来,我们对应用抗菌素、输液等药物治疗3~5天体温不降或稍有下降旋即复升的100例寒热往来以高烧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改用田氏柴胡煎剂口服,停用一切西药及支持疗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