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通过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发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等恶性肿瘤期间常合并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影响该药的治疗效果。认为降低靶向药阿帕替尼不良反应需采取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的现状及其与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1月在某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144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韧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Herth希望量表以及肺癌治疗功能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总分为(89.90±8.11)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1.89±4.0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88.85±11.69)分。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家庭韧性、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较低,均有待提高。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家庭经济情况的关注,积极探索提高其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家庭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式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的差别。方法全面检索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对比的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tata和SAS,对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322例患者,其中系统性护理组662例,常规护理组660例。系统性护理组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作用优于常规护理组[OR(95%CI)=3.497(2.838~4.310),P <0.01];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常规护理组( SMD>0,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新入职护士与PICC导管规范维护的关系。方法将新入职护士按学历分为大专(A组)32人、本科以上(B组)28人,经岗前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2个月,由专人观察护士维护PICC导管全过程。结果 PICC导管维护达标率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进行PICC导管维护带教时,可根据学历不同分类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晚期NSCLC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肿瘤内科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和FACT-L(V3.0)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及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8.47,P=0.04)。干预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及量表总分分别为(32.15&#177;6.08),(35.31&#177;5.33),(12.38&#177;2.67),(28.59&#177;4.53),(34.34&#177;5.86),(43.80&#177;7.76),(186.57&#177;32.2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5.45&#177;5.42),(28.68&#177;4.16),(9.95&#177;1.49),(21.87&#177;3.95),(26.21&#177;5.01),(36.63&#177;8.24),(148.79&#177;28.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0,6.20,5.03,7.07,6.67,4.01,5.57;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晚期NSCLC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乳果糖治疗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3d为一疗程,持续2个疗程,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3d为一疗程,未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治疗2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lt;0.05)。且干预组焦虑及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lt;0.05),结论心理干预在治疗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患者过程中能有效缓解便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索与总结持续静脉泵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3例,给予恩度进行治疗。用药期间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总结渗漏率等导管相关问题、消化道症状、治疗依从性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无患者出现输液渗漏、导管脱出。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反应14例(60.8%),骨髓抑制10例(44.5%);心脏毒性反应2例(8.7%)。23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治疗依从性100%,明显高于护理前65.21%,P0.05。结论恩度持续静脉泵注患者发生导管相关问题少,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8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就诊的27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纳入单因素分析可能对肺癌患者病耻感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病耻感得分为(70.58±14.64)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工作状况、个人月收入、疾病分析、病程、合并慢性病、吸烟情况、自觉治疗引起形象改变等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个人月收入、疾病分期、合并慢性疾病情况、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程度是肺癌患者病耻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能够解释肺癌患者病耻感变异的52.7%。结论 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与患者个人收入水平、疾病分期、合并慢性疾病、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联系密切,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肺癌患者的病耻感,给予充分的医护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患者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