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小儿白血病化疗期的口腔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Leukaemia)是人体造血系统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外周血液中可出现幼稚细胞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小儿白血病占小儿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成长时期,即从出生到14岁,但以2~5岁多见,白血病发病率约占2~4/10万人口,而从14岁以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的白血病总数的35%,因此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主要手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收治白血病患儿共…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实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高级护理人才取决于护理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课堂;临床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护士的榜样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专业化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护士角色的形成,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也是让学生获得能力的过程。临床学习过程是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过程,也是学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走向临床工作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儿科护士要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并对每一年龄段的患儿施以发展性的照顾,通过临床教学实习,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是未来护理的需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环节,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谕。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有知识、有能力、重实践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科室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对临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迫切的需要我们针对目前的医疗新形势,不断完善我们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身高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升学、招工、征兵都需要规定的身高。因此早期诊治生长迟缓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美国健康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通过举办健康教育培训班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前后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使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了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N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院内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50例患儿中,胎龄越小、体重越轻、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生素应用种类越多,其院内感染几率越大。结论:NICU患儿院内感染主要与患儿体重、胎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医源性接触、抗生素应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根据上述感染因素给予积极护理,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3-5mg/kg,12h/次,输液泵静脉给药)+鼻胃管喂养,喂养遵循奶浓度由稀到稠,奶量由少到多,待患儿具有吸允能力时可拔除胃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喂养指导,非营养性吸允,腹部抚触,合理体位等,观察两组早产儿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和体重开始增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腹胀、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难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重开始增加也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通过药物的治疗和护理,避免过多的翻动,保证安静使患儿免受刺激,尽可能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结果所有患儿均存活出院。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和减少患儿翻动,保持病室安静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提高患儿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近年来在临床已逐渐普及,对于CCU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患者,因需要长期或持续输液,留置针的使用不但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感觉安全舒适,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也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时间。1留置针优点美国BD留置针的优点:有延长管,易于固定,是整体型套管针,有针芯隔离塞设置,穿刺时没有组液渗出,减少血液对医护人员的污染;软套管柔软,留置期间病人感到舒适,不易损伤血管,保证输液的安全;减少重复穿刺,减少病人的恐惧,减少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比传统头皮针方便。2…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方法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0例,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并进行消毒隔离,早期识别病重征象,为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实验组患儿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认为具有统计意义(P〈0.OS)。结论:早识别采取小儿手足口病并给予干预措施,做好护理和监测,可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