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并检测不同病理状态的肝脏组织中CXCL16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R6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外参照标准和灵敏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人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癌组织标本中的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测定和比较其它相关的趋化因子表达谱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灵敏特异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CXCL16及其受体在癌旁肝损伤组织中显著上调表达,显著高于趋化因子表达谱中其它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提示它在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肝脏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简便可靠的实时定量RT—PCR适用于检测病理组织中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化因子表达谱改变尤其是CXCL16及其爱体CXCR6的显著变化可能与肝脏疾病的病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测定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为抗粘、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病例组为1996年3月~1996年10月华西医科大学儿科收治的HSP患儿33例,均符合第6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男20例,女13例;年龄Za~14a。单纯  相似文献   
3.
用真核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β)的重组质TR421-hCGβ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株,经过多次的克隆化培养,最终获得10株持续、稳定分泌抗hCGβ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随机抽取6H1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的制备、纯化及免疫学特性的分析。间接ELISA法证明6H1单抗属于IgG2a亚类。Western blot证明6H1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hCGβ,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等结果表明,6H1单克隆抗体能够不同程度的结合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膜上表达的hCGβ分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 )在体内或体外刺激C57BL/ 6小鼠 2种不同的TCRVβ链T细胞亚群 (Vβ3+ CD4+ 、Vβ1 1 + CD4+ T细胞 ) ,观察二者对超抗原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 :体内初次刺激后 ,2种T细胞亚群在刺激后第 2天都发生增殖 ,随后均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但第 2次用同样剂量刺激后 ,Vβ3+ CD4+ T细胞群对SEA的再次刺激表现出增殖 ,而Vβ1 1 + CD4+ T细胞群对SEA再次刺激则表现出免疫无能。体外初次、再次刺激也分别获得与体内实验相同的结果。表明超抗原SEA可选择性地取用Vβ3+ CD4+ T细胞群并对其发生增殖 ,即超抗原SEA对CD4+ T细胞TCRVβ链的取用格局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药合达那唑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缨  陈满才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1-992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达那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 ,并与单用达那唑比较。方法 :随机分成 2组治疗 :中药加达那唑组 (治疗组 ) 2 1例 ,单用达那唑组 (对照组 ) 2 0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5 71% ,对照组有效率 6 5 % ;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 (8± 4 )天 ,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 (13± 3)天 ;6个月后血小板仍大于 5 0× 10 9/L的病例治疗组占 5 2 38% ,对照组占 2 0 %。以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治疗组毒副反应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联合达那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提高疗效 ,延长有效期 ,降低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患者 2 7岁 ,既往月经规律 ,无痛经 ,G2 P1。 15月前足月顺产 ,产后 6个月恢复正常月经。于 2 0 0 1年 1月 9日因停经 46天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 :宫体前位 ,约孕 40 +天大 ,软。尿HCG( + ) ,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漂浮吸出物未见绒毛 ,嘱 7天后复查。 1月 16日患者复查尿HCG( + ) ,询问人工流产术后仅少许阴道流血 1天自止。B超示 :宫内孕囊 2 8cm× 1 3cm ,未见原始血管搏动 ,考虑漏吸。门诊再次行人工流产术 ,术中感宫腔粗糙 ,仍未吸出绒毛 ,拟诊为“早孕 ,宫角妊娠 ?”收入院。入院后再次仔细复查 :宫体前位 ,约…  相似文献   
7.
陈满才  王缨  华铮  曹祥山 《江苏医药》2003,29(4):311-311
为进一步消灭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延长急性白血病(AL)的缓解期、提高治愈率,我院于1998年10月~2002年2月对42例AL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后原诱导缓解方案巩固1~2个疗程后进入巩固-维持阶段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例),观察组用中/大剂量与标准剂量交替脉冲式强化疗,对照组用标准剂量化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过敏性紫癜不同时期凝血功能状态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发作期及缓解期凝血状态的改变情况及其机制。方法  2 0 0 1~2 0 0 3年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SP患儿共 6 0例 ,根据发病期和缓解期的不同 ,相应分为HSP发作组 (30例 )和HSP缓解组 (30例 )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比 (PTR)、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水平 ,并与对照组 35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结果 两组HSP患儿的PT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均P >0 0 5 ) ;HSP发作组血浆D dimer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HSP缓解组血浆D dimer浓度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HSP发作组血浆TFPI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SP缓解组降至正常水平 ,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SP患儿发作期凝血解溶状态处于高活动状态 ,随着病情进入缓解期高凝状态可恢复正常 ;TFPI在HSP患儿发作期可能具有防止血管内凝血活动过度和扩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蟾酥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蟾酥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并观察毒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方法 :蟾酥注射液 2 0mL加 5 %葡萄糖液 5 0 0mL缓慢静滴 ,1日 1次 ,连续 15天为 1疗程 ,期间针对不同肿瘤联合应用相应的化疗方案。疗程间歇期 3周 ,连续进行 2疗程 ,并将常规化疗作为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蟾酥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其减轻白细胞Ⅱ度以上毒性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功能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蟾酥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肿瘤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出现低钠血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低钠血症的发病率、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该院血液肿瘤科2011年1月—2014年6月ALL化疗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规律治疗103例,发生低钠血症50例,发病率48.5%,其中22例(44%)发生2次或多次低钠血症。发生低钠血症事件74次,血钠水平(129.94±4.82)mmol/L,主要原因为SIADH(31.1%)及摄入不足或经胃肠道丢失(39.2%)。有症状低钠血症26次(35.1%),血钠水平(126.68±6.71)mmol/L;无症状低钠血症48次(64.9%),血钠水平(131.75±1.88)mmol/L,二组间比较,t=-4.9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低钠血症时静脉液体钠浓度有症状组为(0.33±0.03)%,无症状组为(0.35±0.03)%,t=-1.76,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钠血症可发生于化疗各阶段,但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2.51,P=0.06;F=1.91,P=0.14)。CAM方案化疗后低钠血症发病时间明显短于VDLD及VALD阶段,F=6.78,P=0.00。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应积极监测电解质水平,如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改变及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有无低钠血症及其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