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报告了成人结核性脑膜炎11例误诊,并收集国内报告的221例误诊病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肌肉疲劳的sEMG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表面肌电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实时测量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本文主要对工效学中有关肌肉疲劳的sEMG现场评价技术发展过程中几种主要时频技术,尤其是幅频联合分析(joint analysis of EMG spectrum and amplitude,JASA)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与评价。同时也对sEMG的信号分析方法、sEMG现场评价技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解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态负荷诱发肌肉疲劳时肌电信号指标与主观疲劳感之间的数量关系。方法 记录11名被试持续负重时主观疲劳感量表得分及肱二头肌相应表面肌电信号,分析MPF、MF和Lempel-ziv复杂度以及持续时间与主观疲劳感量表分数之间的相关,并对其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拟合。结果 主观疲劳评定分数与持续时间成显著正相关,而与各肌电信号指标成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以主观疲劳评定分数为因变量,以持续时间及各肌电信号指标为自变量的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拟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观疲劳感得分与表面肌电信号指标及持续时间对反映肌肉疲劳状态具有较高一致性;其间的数量关系比较符合心理物理学中Stevens幂定律。  相似文献   
4.
13例输血后TTV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97年10月Nishizaw等[1]发表第1篇关于TTV的论文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TTV的研究,我国北京[2]、深圳[3]等地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TTV的致病性,特别是输入TTV阳性血后临床上改变的调查较少.为了进一步阐明TTV的致病性,笔者对13名输入TTV感染血的患者进行了3个月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绪信息对不同知觉负载下视觉搜索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字母搜索任务,调节目标字母的灰度来操纵知觉负载,进行3(情绪面孔:积极、中性和消极)×9(知觉负载:目标字母灰度RGB 0,0,0~RGB 80,80,80)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记录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字母搜索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1)相对于高知觉负载,低知觉负载条件下的视觉搜索正确率更高,反应更快;(2)情绪效价与知觉负载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低知觉负载水平下,积极面孔条件下的视觉搜索正确率更低;高知觉负载水平下没有表现出情绪效价的影响作用。结论:知觉负载和情绪信息会共同影响视觉搜索绩效。低知觉负载条件下积极情绪分心物表现出干扰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突发强声刺激下神经肌肉活动潜伏期及其较之意识反应的时间优势进行研究,探讨刺激强度变化对该优势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以110 dB强声低调纯音刺激诱发神经肌肉活动,通过表面肌电技术考察突发性强刺激下神经肌肉活动相对于意识反应的潜伏期及其时间优势;实验二:在实验一结果的基础上,测定不同强声刺激(90 dB,100 dB,110 dB)对诱发神经肌肉活动影响的变化。结果 1)当背景刺激为55~60 dB,诱发刺激为110 dB时,突发强声刺激条件下神经肌肉的反应潜伏期显著快于意识反应活动,时间优势可达1178 ms。2)90 dB组、100 dB组、110 dB组下产生惊跳反射的受试者人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3组间的反应潜伏期、最大振幅及时间优势效应、干扰效应没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1)突发刺激下神经肌肉活动具有显著时间优势,且会对当前的任务造成干扰;2)突发强声刺激对机体意识反应活动的干扰效应有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大的趋势,但神经肌肉反应的时间优势效应量以及神经肌肉反应的幅度不受刺激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