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指孕囊着床于剖宫产子宫瘢痕处,为剖宫产术后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经阴道超声的临床应用,CS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孕龄的增加,CSP发生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风险逐渐增加,一旦确诊,应立即处理,以减少发生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风险。目前临床上对CSP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栓塞(TAE)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92例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灌注化疗联合TAE治疗,对照组常规TACE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个月.3个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结果两组术后均无CR患者,治疗组在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QOL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灌注化疗联合TAE治疗肝癌近期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妊娠大出血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同时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护理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结果: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12例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全部介入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瘢痕妊娠大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严密的整体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 840例行TACE治疗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常规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制定TACE方案,使栓塞剂充分充填肿瘤病灶。结果 15例(0.82%)患者出现胆汁瘤,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2例;6例经单纯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治愈,其余9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复发,7例复发患者经放置引流管引流(12~23 d)治愈,2例经放置引流管引流25 d后仍有一定量的胆汁引流出,经DSA证实胆汁瘤未与肝内胆管相通,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治愈。结论 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如果胆汁瘤复发,则应放置引流管引流或在排除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相通的情况下,应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8例的总有效率为86.8%(59/68),完全缓解13例(19.1%),部分缓解46例(67.7%),病情稳定6例(8.8%),病情进展3例(4.4%).介入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术中出血量较少.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行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可以缩小局部病灶以利于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转移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椎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起,对12例16个椎体的骨转移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3d,患者的疼痛消失4例、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1例。随访3~12个月(平均5.8个月),有3例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作为脊椎骨转移瘤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0月起共对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治疗的15例病例在术后6-36h内均有腰疹部疼痛的缓解,其中13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其余2例有中等程度减轻,未有并发症产生。随访平均6个月(2-8个月),未有新的骨折形成。结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活体肾移植供肾及取肾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活体肾移植供者接受了MS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和排泄期的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进行血管成像,所有MSCT图像均由2位影像医师盲法下独立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重建的CT图像,影像医师与肾移植医师进行讨论,选择左肾还是右肾作为供肾,并确定采用腹腔镜下取肾手术或是开放式取肾手术.结果 90例供者中,78例接受了左肾切取术,其中71例左侧供肾无明显变异者接受了常规腹腔镜下取肾手术,7例两侧肾脏均存在如副肾动脉、多支肾静脉,或者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后方等较明显变异,接受了左肾开放式取肾手术;12例因左肾存在明显变异,接受了右肾切取术,均行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手术.所有术中记录的肾血管及集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与术前MSCT评价一致,其准确率为100%.2位影像医师在评价肾动脉、肾静脉和集尿系统中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90例取肾手术全部成功,移植术后受者未发生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并发症.结论 MSCT作为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评价“一站式”检查方法,可以为供肾和取肾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