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它即非炎症亦非肿瘤,是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春期到绝经期的任何年龄。在中青年妇女中发病率高达40%以上,乳腺疾病的70%~80%,且有1%~2%的继发癌变率。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绝经期延迟,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我院乳腺科采用乳核速消散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和终止妊娠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煤炭总医院诊治的66例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根据无痛性阴道流血史、B超检查能及时作出诊断,期待治疗能够延长孕周、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儿预后。结论期待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母儿预后,可作为前置胎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神与尻神禁忌是针灸著作中较为多见的两类时间禁忌。人神多引申为气血或神识,或直接称谓天神。尻神可能隶属于人神,而道家哲学与三才学说都表明尻部在人身中具有重要地位。触犯禁忌可导致人神所过部位附近的躯体病变,但在多数医书中则概称痈疽、疾病不愈乃至丧命。明代以后,对人神、尻神持否定态度的医家日多。  相似文献   
4.
纪征瀚  王淑斌  祖娜 《中医杂志》2014,(15):1349-1350
张锡纯的名方石膏阿司匹林汤用阿司匹林1瓦,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除西药外,"瓦"字被用作中药与煎剂的计量单位。它来源于米制,对应于"克"。近代1两约为37瓦许。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1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凤香  王淑斌 《陕西中医》2003,24(11):966-967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的疗效 ;方法 :采用抗阳助孕方 (丹参、当归、黄芪、三七、知母、黄柏等 )加减及强的松配合治疗 1 1 2例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所致的不孕症 ;结果 :有效率为 77.6%。提示 :本方法有调理冲任、调节免疫、抑制抗体产生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从肾虚论治胎动不安6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36岁;其中初孕者38例,有流产史或多次妊娠者22例。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间先自觉腰骶酸痛,腹部胀坠作痛,继有阴道流血或多或少。排除难免流产及异位妊娠。2治疗方法以菟丝子30g,川续断15g,杜仲15g,桑寄生30g为基础方,依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若见阴道流血量多色深者,可加用生地炭、地榆炭、仙鹤草、苎麻根炭以安胎止血;色淡红加升麻炭、藕节炭、陈皮炭以升提止血;兼见精神倦怠,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加党参、黄芪、白术、阿胶以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7.
王淑斌 《河北中医》2000,22(5):342-342
贾占清主任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治学勤勉,经验丰富。贾师在灵活变通经方、古方、验方的基础上用药广泛,配伍精当,善用药对。笔者现将其运用药对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三棱与莪术 三棱与莪术均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但三棱偏于活血,为血中气药,多用于祛瘀;莪术偏于行气,为气中血药,多用于消积。2药相须为用,其效果更好。治症瘕积聚,血瘀经闭,食积腹满、腹痛,乳腺增生等。‘有瘀可消,无瘀可通,能行补药之滞,善开至坚之结”。2 柴胡与生麦芽 柴胡性平味苦,清轻升散,…  相似文献   
8.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rrhiza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牙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和评价我国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临床中成药的安全使用。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关于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对发表时间、期刊、作者、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国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呈增长趋势,已形成核心作者群,各中医药大学和医院药剂科是文献的主要来源;《中国药业》等10种期刊为报道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期刊;临床配伍、辨证、给药途径的失误往往是造成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要原因。结论我国中成药不良反应研究工作进展显著,但研究方向和方法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穴位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18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针刺1组选取与正常人腧穴疼痛阈值变化大的腧穴为主穴,结合临床辨证再选用适当的配穴;针刺2组以临床资料为基础辨证选穴,分为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观察3组治疗前后穴位疼痛阈值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是80.0%、76.7%、56.7%,针刺1组、针刺2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1组、针刺2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腹部不适、泄泻、肠鸣矢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便秘、纳呆、倦怠乏力、抑郁烦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证候积分主要症状腹部不适、泄泻、便秘,次要症状肠鸣矢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大肠经、小肠经、脾经、胃经大多数相关穴位的疼痛阈值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对IBS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穴位疼痛阈值的变化与疾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以为治疗选穴提供帮助,为疗效评价提供一种直观化、量化的新途径,为提高临床疗效及阐明针刺作用机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