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1.
0 引  言垂体泌乳素 (PRL)微腺瘤通常首选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溴隐亭 ,但该药作用时间短 ,部分患者每天单次服药疗效欠佳 ,且不良反应较多 ,耐受性较差。本研究对比观察培高利特与溴隐亭治疗PRL微腺瘤疗效。1 资料和方法18例垂体PRL微腺瘤女性患者 ,年龄 2 1~ 4 6岁 ,临床上均有泌乳 ,11例有继发性闭经 ,6例月经紊乱 (经血量减少 ,周期紊乱 ) ,病程 6个月~ 7年。PRL微腺瘤诊断符合如下临床标准 :①血PRL显著增高 ,超出正常上限 5倍以上 ;②鞍区磁共振成像 (MRI)示垂体微腺瘤 ,瘤体平均直径≤ 1.0cm。诊断…  相似文献   
2.
血清 TNF-α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血清 TNF- α检测采用生物素 -链霉亲合素 EL ISA方法检测。 结果 :2型糖尿病组及有微血管病变组的血清 TNF- α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 (P<0 .0 5 ) ;糖尿病患者 TNF- α与血清甘油三酯 ,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 )。 结论 :TNF- α检测对 2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禁水13h尿渗透浓度,评估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型DM患者77例,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泌量将其分为DMⅠ组(尿清蛋白<30mg)、DMⅡ组(尿清蛋白30~300mg)和DMⅢ组(尿清蛋白>300mg),观察各组之间尿NAG、RBP和尿渗透浓度变化的差异以及DM的病程、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NAG、RBP增高,尿渗透浓度减低;随尿清蛋白排泌量的增加,尿NAG、RBP明显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尿清蛋白排泌量呈密切的平行关系;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者尿NAG、RBP异常率明显高于病程较短、病情控制较好者(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DN)较普遍地存在肾小管间质受损。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加强DN标记物的检测,对DN早期诊断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散发型无痛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  言  散发型无痛性甲状腺炎 ( sporadic type of pain-less thyroiditis,SPT)自 1 975年始被确认。当时报道仅有 3例 ,其后 2 0多年发现的病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及日本 ,少数在欧洲 ,其他地区报道很少 ,我国至今未见报道。我院近 2年来遇到 1 0余例符合 SPT患者 ,现将其中 2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1 . 1 例 1 患者女性 ,38岁 ,因心慌、怕热、多汗、手抖、消瘦 1个多月 ,于 1 996- 0 7- 0 9入院。体检 :体温 36.8℃ ,脉搏 1 0 8次 /min,血压 1 2 7/75mm Hg( 1 7/1 0 k Pa) ;眼球不突出 ,辐辏力稍差 ,甲状腺不大 ,无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0岁。因“怕冷、反复水肿2年,乏力,面部潮红1年余,左上腹疼痛半个月,”于2002-12-30入院。患者2年前因怕冷、反复水肿在当地医院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一直服用甲状腺片40mg/d,1周前停药。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乏力、面红,双侧大腿、双手背、胸部、腹部出现红色皮疹及出血点。近半个月来患者自感左上腹疼痛且逐渐加重。外院CT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还原型谷胱甘肽处理组(DG组)。后两组以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DM大鼠动物模型,DG组同时以GSH腹腔内注射,12周后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EMSA)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以GSH处理12周后,NF-κB活性降低(P〈0.05),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改善。结论 实验性DM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而GSH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活化,可能对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格列奈 (诺和龙 )是一种迅速作用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1] ,刺激胰岛 β细胞在餐时快速分泌胰岛素 ,纠正餐后高血糖状态。本研究旨在观察、评价瑞格列奈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 ①按 1999年WHO标准[2 ] 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②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初次确诊患者 ,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 2周后血糖仍高者 ;或接受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时间 <1年 ,并已停药 2周以上 ,停药后仅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 ,血糖仍高者。③年龄在 35~ 6 5岁之间 ,除外严重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味子及复方中药对实验性慢性心理应激下水上漂浮并高强度运动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影响。方法将6周龄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静息对照组(A组)、训练对照组(B组)、五味子组(C组)和复方五味子组(D组),每组10只。A组不接受任何刺激,在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即进行取样。B、C、D组大鼠经过10 d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用生理盐水,五味子及复方中药灌胃1周后,进行模拟航渡及高强度运动,结束即刻取血,使用放免法测定IL-1、IL-2和IL-6。结果与A组相比,B组IL-1、IL-2水平有升高的趋势,IL-6水平有降低的趋势;与B组相比,C组IL-1、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IL-6水平变化不显著,D组IL-1、IL-2、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负性心理应激及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使大鼠免疫功能紊乱,五味子及其复方制剂对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增强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9.
患,女性,53岁。制药厂工人。1996年10月出现烦渴、多尿、多饮,每日尿量达500ml左右,在当地医院经禁水试验,加压素试验,头颅CT扫描检查,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治疗后,烦渴,多尿等症状改善。1997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进水、消瘦、衰竟。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欠佳。于1997年3月来我院。查体:贫血貌,浮肿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