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14例患者临床病理及穿孔前后CT影像特征。并将14例患者中穿孔后积极手术干预的12例患者分为2组:术后继续抗肿瘤治疗组和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1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男性9例(64.3%)、年龄≥60岁10例(71.4%)、左半结肠癌10例(71.4%)、RAS/BRAF突变型10例(71.4%)、一线治疗11例(78.6%)、肠梗阻同时合并消化道穿孔8例(57.1%);14例晚期结直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中有10例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穿孔,其中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7例,治疗有效8例。穿孔术后继续抗肿瘤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穿孔术后最佳支持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临床特征包括老年、男性、左半、RAS/BRAF突变、肠梗阻、影像学显示局部分期T4a~T4b、憩室等。另外,晚期肠癌治疗中使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抗肿瘤治疗有效时也需高度警惕消化道穿孔风险。转移性结直肠癌合并消化道穿孔积极手术干预后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改善CABG术的效果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初次CABG手术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纳入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及手术效果,筛选出可能影响CABG术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接受体外循环CABG术患者55例,非体外循环CABG术(OPCABG)患者10例。年龄高导致CABG术后非正常(死亡和自动出院)出院率增加(P=0.024);OPCABG(P=0.009)、正高职称医师主刀(P=0.027)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同期处理心脏瓣膜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12);吸烟者术后心功能恢复较慢(P=0.017)。体外循环时间与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呈正相关(r=0.621,P<0.001)。65例患者中院内死亡1例,死亡率1.54%。结论 年龄、OPCABG、同期处理瓣膜、吸烟、正高职称医师主刀、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体外循环时间是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CABG近期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践中,很多肿瘤因具有了多药耐药性(MDR)而对抗肿瘤药治疗无效,其中一重要的机制是与多药耐药转运蛋白相关。ABCG2是ABC转运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可转运包括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等细胞毒药物,但ABCG2具体的蛋白结构及如何转运这些结构不同的底物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近期ABCG2基础研究成果及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提示ABCG2在食管癌、胃癌、肠癌中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能与预后相关。同时ABCG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影响ABCG2蛋白的表达、分布和功能,从而可能导致肿瘤对相关药物的耐药性及作为提示预后差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柰酚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I-H1650细胞发生自噬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NCI-H1650细胞,用不同浓度山柰酚处理细胞,用CCK-8法、MTT法以及EdU法检测山柰酚对NCI-H165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自噬双标记腺病毒mCherry-EGFR-LC3感染实验检测山柰酚对NCI-H1650细胞发生自噬的影响,用WB法检测山柰酚处理后NCI-H1650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及Met/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用qPCR法检测山柰酚处理后NCI-H1650细胞中Met mRNA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标记A549-luc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后用山柰酚进行处理,用活体动物成像技术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用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以及Met/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山柰酚能显著抑制NCI-H1650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山柰酚处理后NCI-H1650细胞内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B和beclin1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P62表达明...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国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结直肠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诊断率低,近一半患者首诊即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索二代测序技术对家族遗传性高危胃肠肿瘤患者进行遗传筛查的意义及高危因素在筛选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322例结直肠癌及胃癌患者,筛选出25例遗传性胃肠肿瘤高危患者,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42个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相关基因的胚系检测。  结果  24%(6/25)患者检测出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病理性胚系突变,其中50%(3/6)患者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现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83%(5/6)患者发病年龄≤50岁且具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发生胚系突变的6例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分别为MYH基因错义突变1例,APC基因缺失突变1例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相关基因的突变4例(包括MLH1、MLH3、TGFBR2的错义突变和MSH6的无义突变各1例),且提供了MLH3的胚系致病突变的家系验证。  结论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本研究入组的25例患者进行家族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筛查,检测出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胚系致病突变6例,提示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家族遗传性高危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遗传筛查具有提高检测阳性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hsa-miR-93在鼻咽癌放疗抗拒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R、HONE1、C666.1以及鼻咽上皮永生细胞NP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经放疗后hsa-miR-9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经放疗后STAT3蛋白的表达;通过miRWalk软件和RNAHybrid软件预测hsa-miR-93和STAT3的结合作用及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hsa-miR-93对STAT3靶向结合情况;瞬时转染小分子模拟物或抑制剂调控hsa-miR-93的表达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的表达;转染siSTAT3沉默STAT3的表达后,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与CNE-1、CNE-2细胞(相对放疗敏感)相比,hsa-miR-93在HONE1、CNE-2R细胞(相对放疗抗拒)中表达降低(P<0.001),且各组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hsa-miR-93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与CNE-1、CNE-2细胞相比,STAT3在HONE1、CNE-2R细胞中表达升高,且各组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升高;经预测,hsa-miR-93可直接靶向结合STAT3。过表达hsa-miR-93可以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上显著抑制STAT3的表达(P<0.05),而抑制hsa-miR-93的表达可以显著上调STAT3的表达(P<0.05);过表达hsa-miR-93或沉默STAT3均使鼻咽癌细胞的集落形成显著减少(P<0.001);抑制hsa-miR-93减弱了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而同时抑制hsa-miR-93和STAT3后,可提高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 hsa-miR-93可能通过靶向STAT3提高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