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结肠癌组和抑制剂组,癌旁正常细胞株为对照组,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结肠癌组和对照组应用培养基+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培养,抑制剂组应用培养基+PI3K/Akt信号通抑制剂LY294002 10μL进行培养。MTT法检测3组培养24、48、72h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PI3K、Akt、磷酸化Akt、P-糖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培养24、48、72h,对照组和抑制剂组细胞吸光度值均小于结肠癌组(P0.05),对照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h,对照组和抑制剂组PI3K、Akt、磷酸化Akt和P-糖蛋白表达均低于结肠癌组(P0.05),对照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G_1期细胞比率[(62.54±5.15)%]、细胞凋亡率[(45.18±6.76)%]均高于对照组[(39.47±3.84)%、(10.98±0.62)%]和抑制剂组[(37.18±2.03)%、(9.31±0.41)%](P0.05),G_2/M期细胞比率[(11.34±2.06)%]低于对照组[(29.32±3.77)%]和抑制剂组[(28.71±2.35)%](P0.05),S期细胞比率[(26.75±2.46)%]与对照组[(29.81±3.18)%]和抑制剂组[(30.44±2.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组G_1期、G_2/M期、S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其转导通路下游P-糖蛋白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良姜素对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Hep3B细胞,经高良姜素处理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9及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高良姜素使Hep3B细胞中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不同剂量的高良姜素(40、80、120 μmol/L)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8%±1.32%,21.58%±1.97%和43.18%±3.89%,明显高于对照组(t低剂量组=13.01,t中剂量组=15.12,t高剂量组=14.79,均P<0.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58%±1.97%,34.18%±3.89%和43.18%±3.89%,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t低剂量组=24.67,t中剂量组=32.35,t高剂量组=25.89,均P <0.01);线粒体膜电位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百分比分别为18.93%±2.3%,31.11%±2.67%和46.06%±2.9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t低剂量组=16.70,t中剂量组=31.38,t高剂量组=48.15,均P <0.01);Caspase-3、9和胞质内Cytochrome 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aspase-3:分别t低剂量组 =11.94,t中剂量组=10.18,t高剂删量组=18.82,均P<0.01;Caspase-9:分别t低剂量组=15.11,t中剂量组=20.41,t高剂量组=21.25,均P<0.01;Cytochrome C:t低剂量组=15.11,t中剂量组=28.47,t高剂量组=16.01,P<0.01),而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t低剂量组=16.70,t中剂量组=12.00,t高剂量组=27.61,均P<0.01). 结论 高良姜素可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3.
吗啡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缺血再灌注是肝脏手术和肝移植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过程,吗啡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对抗心肌细胞凋亡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研究进展.观察吗啡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3在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实验分组及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n=1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再灌注 吗啡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 吗啡组于缺血再灌注前给予0.3 mg/kg盐酸吗啡注射液腹腔内注射.②实验评估:于再灌注90 min后,各组大鼠经左心室取血,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取肝脏组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变化.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吗啡 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肝细胞凋亡率: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吗啡 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肝脏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吗啡 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吗啡可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的凋亡,减轻肝脏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提高普外科的教学效果。结合多年普外科教学经验,把案例式教学法应用到普外科的教学方法中,充分发挥案例式教学法优点。案例式教学法能够把理论知识通过典型案例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能够更好的提高普外科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现今普外科特点的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6.
探讨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本院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LS组)和开腹手术组(0S组),并分别给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及远期生存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染色体乘客复合体(CPC)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组十分重要的调控细胞分裂的高度保守复合物之一。CPC主要由酶蛋白Aurora B激酶、着丝粒中心蛋白INCENP、Survivin 和Borealin/Dasra B等蛋白分子组成,经研究发现是一种与肿瘤发生发展联系密切的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染色体乘客复合体相关的研究进展,阐述了Aurora B、INCENP、Survivin 和Borealin/Dasra B蛋白分别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为肿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直肠癌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中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为直肠癌,上述患者中,40例患者为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为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腹腔镜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开腹下实施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实施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尿急3例、对照组中出现尿急4例;观察组患者中排尿无力5例、对照组中排尿无力7例;观察组尿急发生率、排尿无力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近似,但前者手术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具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