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弹性义齿联合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带牙周夹板弹性义齿修复中老年患者后牙牙列缺损的疗效,为探索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及牙周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带牙周夹板弹性义齿(实验组)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照组)分别为2组中老年后牙牙列缺损患者修复缺损牙列,随访0.5~2 a。检查两类义齿的使用情况和患者邻缺隙区余留牙松动度的变化。结果共制作义齿137件,其中带牙周夹板弹性义齿72件,传统可摘局部义齿65件。实验组义齿合格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P=0.000。邻缺隙区余留牙松动度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邻缺隙区余留牙松动度有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4)。结论牙周夹板弹性义齿具有功能恢复和牙周治疗作用,在中老年牙列缺损修复中有较好的运用前景,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2 a口腔患者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的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对我院4 500例口腔修复病例设计卡和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牙体缺损以20~50岁最多,牙列缺损以40~60岁居多,牙列缺失主要集中在50~70岁。上颌牙缺失多于下颌牙,下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最多部位。采用国内较先进的修复手段如圆锥型套筒冠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等进行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例逐年增多。结论口腔医生要加强做好口腔卫生宣教来提高市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口腔修复科医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氟保护漆结合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21名6~8岁儿童右侧牙齿应用氟保护漆及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预防性治疗,左侧牙齿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随访2a。结果:右侧牙齿龋病发生率均低于左侧牙齿,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右侧牙齿龋病累及牙髓发生率均低于左侧牙齿,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氟保护漆结合光固化窝沟封闭剂的方法有良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用内漂白方法治疗无髓变色前牙的失败原因。方法:从1998年至2000年用内漂白方法治疗无髓变色前牙218例患者230颗牙齿,收集到的失败病例为65例72颗牙齿,失败率为29%。结果和结论:失败的原因分别为牙齿脱色不满意、颜色复发、牙齿折断、充填体脱落、牙颈部外吸收,并分析了这几种失败的原因、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对牙周病进行修复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门诊117例,采用铸造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进行治疗,治疗修复后随访观察1-3 a。根据患者症状、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分为良好、进步、无效三个等级。结果:117例牙周病中,共有131件,良好119件(90.84%),进步8件(6.11%),无效4件(3.05%),总有效率为96.95%。结论:铸造可摘式恒久夹板治疗牙周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是一种较佳的可逆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析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错误就医观念,引导老年人走出口腔疾病治疗的误区,树立口腔保健新观念。方法:分析260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后的心理状态、病程、治疗情况。结果:患有恐癌症和焦虑症的老年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治愈率达96.92%。结论:治疗和消除致病因素,解除疑虑,可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而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 ,病程较长 ,窦道口反复溢脓血 ,迁延不愈合 ,我们采用传统的根管治疗加窦道通过术一次性完成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来门诊就诊并已确诊为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患者 80例 ,男 37例 ,女4 3例 ,年龄 19~ 80岁。牙位分布 :前牙 31例 ,前磨牙 2 5例 ,磨牙 2 4例。根尖X片均显示有根尖周病变 ,有的甚至并发根分岐病变 ,窦道存在时间 6个月~ 1年。1.2 治疗方法 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铸造桩核在烤瓷修复后基牙折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8例前牙烤瓷修复后因基牙折断,致复体松动、脱落而就诊的病例患者,利用原修复体形成铸造桩核,将桩核粘固于基牙后仍使用原修复体。结果:在158例经1a以上随访观察,152例重新修复成功,6例因修复体脱落而失败,成功率为97.43%。结论:通过原修复体形成铸造桩核将桩核粘固于基牙后仍使用原修复体,既缩短了治疗与修复的时间,又为患者节省了重新修复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无机小牛骨BIO-OSS联合生物膜屏障BIO-GIDE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保存重度牙周病患牙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50个牙位行BIO-OSS、BIO-GIDE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对照组30例50个牙位行常规翻瓣术刮治。2组术后均利用派丽奥进行牙周护理并分别于术后6及12个月检查患牙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萎缩(RES)、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并摄X线牙片。结果治疗6个月,实验组PD和AL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12个月后,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实验组骨密度增强占62%,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BIO-OSS结合BIO-GIDE行GTR术治疗牙周病损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