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报道 1例伴骨髓毛细胞增多的Castleman病 ,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并复习文献。方法与结果 贫血伴左下腹包块患者 ,经骨髓常规和电镜检查提示毛细胞白血病。常规干扰素治疗无效 ,切除左下腹包块 ,病检确诊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术后随访 12年血象及骨髓象正常。结论 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多样化 ,易误诊。该病常伴有成熟浆细胞增多 ,伴典型毛细胞增多者尚未见报道。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本病预后良好 ,手术治疗后一般不复发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72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ecter Pylori,HP)及组织学检查发现,胃窦HP感染与十二指肠炎密切相关(P<0.01);十二指肠HP感染与十二指肠炎分级密切相关。De-Nol在HP阴转、内镜、病理恢复正常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线热图像诊断乳腺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乳腺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我们探讨红外线扫描仪在乳腺疾病,特别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红外线扫描仪在暗室中将探头贴干患者乳房下后方,对其四个象限行扇形透照,摄取图像,进行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分析。部分病例同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近红外乳腺扫描诊断与病理确诊的病例相比较,符合率为:乳腺增生性疾病为93.58%(306/327);纤维腺瘤为95.45%(441/462);乳腺癌为94.86%(240/253)例;副乳腺100%(25/25);乳腺囊性疾病为75%(3/4);乳腺内出血及淤血为80茗(4/5)。结论:红外线乳腺扫描是一种经济、简便、成像清晰、准确度较高的无损伤检查方法,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是检查筛选乳腺疾病及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mRNA和FYEN(Phos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18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TEN mRNA及PIZN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织的凋亡率.[结果](1)在转录水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9.8±4.6)%、(43.2±3.5)%;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为(1.7±1.0)%,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 mRNA 100%阳性表达(P<0.05);(2)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FIEN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60.0%和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3)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凋亡宰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凋亡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腺癌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其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子早期诊断宫内膜腺癌的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7岁.持续性咽部异物感半年余,伴有咽干、咽痛等症状.否认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病史. 体检: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黏膜充血明显,会厌部充血肿胀,喉部偏右侧可见淡红色表面不光滑的新生物,向下延及喉前庭,未及右舌会厌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记录94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的12导同步心电图,对QT、QTc及QTd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结论: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QTd及QTcd均明显小于术前。QTd和QTcd可作为观察CABG病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便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疏肝舒乳颗粒 (SGSR)对乳腺增生症 (HDB)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HDB标本 6 6例 ,治疗和未治疗组各 33例 ,进行光学显微镜组织结构对比研究。HDB依组织增生程度的不同被分为四级 (0~III)。结果 治疗后 ,HDB增生及异型增生的腺上皮回复正常或萎缩消失 ,同未治疗组相比 ,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SGSR不仅能够抑制乳腺导管上皮和小叶的增生 ,还能使其发生退行性改变 ,甚至萎缩消失。SGSR可作为治疗HDB和预防乳癌发生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舒乳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症综合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 280例。分别经疏肝舒乳颗粒和乳核散结片治疗。部分病例进行了疏肝舒乳颗粒治疗前后的影象学及间接组织学对照研究。结果经60 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高频声像图检查,138例乳腺增生症疏肝舒乳颗粒治疗前后,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45.65%及19.56%。总有效率92.75;组织学检查,治疗和未治疗组Ⅱ~Ⅲ级病变分别为4例和24例,治疗组0级11例,未治疗组无0级病变。MP53的阳性表达,治疗组阳性率9%(3/33);未治疗组阳性率39.39%(13/33)。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舒乳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能使增生的腺上皮恢复正常或萎缩消失,使MP53阳性表达下调,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