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正常老年人的年龄、不同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对EC301-CR量表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86例55~86岁老年人进行EC301-CR检测,获取计算能力数据材料,统计分析量表各亚项评分均数、标准差,分析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对评分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教育程度影响其EC301-CR多数亚项检测评分,而年龄、性别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结论 教育程度影响老年人计算能力,EC301-CR评分结果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SD大鼠 138只 ,♀ ,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灌药 1~ 4组 ,共 6组。缺血 2h ,再灌注 2 4h ,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检测血清脑匀浆、血清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补体含量及其病理电镜检查。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 (P <0 .0 5 ) ;灌药组脑匀浆一氧化氮、血清及脑匀浆C反应蛋白、补体比对照组低 (P <0 .0 5 ) ;灌药组血清 氧化氮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 :活血化瘀药有拮抗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获取正常老年人EC301-CR量表检测数据,研究年龄、不同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对EC301-CR量表结果的影响。 方法 对86例55-86岁老年人进行EC301量表检测数据,获取计算能力数据材料,统计分析量表各亚项评分均数、标准差,分析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对评分的影响。 结果 老年人教育程度影响其EC301-CR量表多数亚项检测评分,而年龄、性别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 结论 教育程度影响老年人计算能力,EC301评分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2例动脉溶栓后遗有血管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18±11.49)岁,均在发病6 h内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支架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于术后第1天和30天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 d和30 d的NIHSS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无1例死亡。结论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纯动脉溶栓疗效好,而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汤作为预处理药物对大鼠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雌性SD大鼠 13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灌药 1~ 4组 ,共 6组。灌药组于缺血再灌注前以不同浓度及持续时间进行灌药预处理。缺血 2h后再灌注 2 4h ,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检测脑匀浆 ,血清氧化亚氮 (NO)含量、大鼠脑光镜、电镜病理损伤及脑水含量。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 (P <0 .0 5 ) ,灌药组脑匀浆NO含量比对照组低 (P <0 .0 5 ) ;灌药组血清NO含量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光镜及电镜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 :活血化瘀汤作为预处理药物通过增加血清NO含量 ,降低脑匀浆NO含量 ,对大鼠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老年(≥80岁)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和梗死部位的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2例,根据年龄分为≥80岁老年组88例和中青年(〈60岁)组74例。对其危险因素、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岁老年组患者伴冠心病(25.0%,22/88)、心房颤动(13.6%,12/88)高于中青年组[12.2%(9/47)与4.1%(3/7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1、4.393,P均〈0.05);≥80岁老年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7.740±4.986)分]高于中青年组[(5.040±4.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高血脂、入院NIHSS评分高和性别(男)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851、3.609、1.100、2.670,P均〈0.05);≥80岁老年组中腔隙性梗死分型比率(40.9%,36/88)低于中青年组(60.8%,4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结论与中青年相比,≥80岁老年人发生急性脑梗死时病情更加严重,其危险因素和脑梗死部位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应及时干预〉180岁老年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正确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对≥80岁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再通的方法及其疗效,安全性.方法 26 例急性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男性15 例,女11例,从发病距接受治疗时间为 6h 以内.分5组:1 组动脉溶栓后遗有明显狭窄,同时予以支架治疗(4例);2 组动脉溶栓后血管未通(4例),术后药物治疗,3 组动脉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术后药物治疗;4 组动脉溶栓后血管部分再通(5例),术后药物治疗;5 组机械溶栓后放置支架(4例).比较各组再再率、NHJSS 评分,死亡率.结果 血管完全再通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HIHSS 评分明显改善.其中以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血管再通率最高,无死亡.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关键是使闭塞的血管尽早再开通,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