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很多因素可对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及转复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产生影响.包括左房大小,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以及心功能状况等。随着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心脏结构及功能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方法.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房功能.并研究其同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宇  刘建杰 《医学综述》2009,15(15):2327-233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症状表现静止性震颤、身心反应迟钝、僵直和姿势不稳,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但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可能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以针对病因的药物治疗为主,疗效减退后则考虑手术治疗。现在还有基因治疗及移植治疗,但均尚在研究阶段,未正式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帕金森病的治疗状况及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活性变化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thromboticcerebralinfarction,ATCI)的关系。方法:选择天津渤海石油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TCI患者68例(ATCI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65~79岁,平均(73.5±8.5)岁,对照组70例,均为本院干部体检者,男47例,女23例,年龄67~82岁,平均(73.8±9.2)岁,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TCI组和对照组血清HO-1活性。结果:ATCI组自发病后24h犤(59.61±12.09)nmol/(L·h)犦开始血清HO-1活性升高,于发病后第3天犤(147.11±38.44)nmol/(L·h)犦达到高峰(F=5.64,P<0.01),并一直持续到观察期末(第14天),ATCI发生后第24小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HO-1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8.656,26.041,16.965,9.473,P均<0.001),ATCI组血清HO-1活性与梗死面积(F=6.18,P<0.01)及部位(F=2.94,P<0.05)有一定关系。结论:血清HO-1活性升高与ATCI这一氧化应激的病理生理状态相关,脑缺血缺氧时HO-1表达及合成增加,其可作为反映ATCI病情发生发展的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接受盐酸多奈哌齐联用盐酸美金刚(试验组)和单用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治疗12周,每4周随访1次,效果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量表)、Blessed-Roth量表及Barthel量表.结果 治疗12周时,试验组的MoCA量表评分[(14.1±5.2)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52.3±11.4)分]较治疗前[分别为(10.8±4.6)、(42.8±8.8)分]明显增加(P<0.01),Blessed-Roth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11.2±6.0)分比(14.4±6.9)分,P<0.05];对照组MoCA及Barthe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Blessed-Roth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炎症反应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知炎症过程是导致冠心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除传统的导致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生的高危因素外,炎症反应也参与了IS的发生和发展。以致有部分学者称:动脉硬化就是炎症过程。本文就近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thromboticcerebralinfarction,ATCI)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sulfate,DHEA-S)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54例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首发或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ATCI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61.06±10.77)岁;其中大面积梗死17例、小面积梗死21例、腔隙性梗死16例。健康体格检查者62人为对照组,男38人,女24人;年龄40~75岁,平均(58.39±9.22)岁。两组受试者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DHEA-S水平。结果ATCI组患者血清DHE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其男性患者血清DHEA-S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P<0.01);两组组内比较,男性血清DHEA-S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间血清DHEA-S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TCI组患者的年龄及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与血清DHEA-S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吸烟、高血压及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与ATCI相关(P<0.05);两组受试者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DHEA-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DHEA-S水平可作为衡量人类衰老进程的一项血清学生化指标,其  相似文献   
7.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化学修饰的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通过内皮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加速泡沫细胞形成以及内皮源性舒张机制障碍等途径而在动脉粥样硬学的发生发展上起关键性的作用。针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颇多,但方法结论不一,有些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寻找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探讨不明原因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血浆蛋白Z(plasma protein Z,PZ)水平的变化及与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天津渤海石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3例不明原因青年脑梗死患者、39例不明原因青年脑出血患者,同时纳入78例体检者作为对照,以上对象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PZ水平。结果:脑梗死组PZ水平为(2.85&;#177;0.6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7&;#177;0.80)m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q=6.1977,P&;lt;0.01);脑出血组PZ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脑出血组PZ水平为(1.22&;#177;0.5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q=4.6448,P&;lt;0.01)。脑梗死组PZ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505,0.436,0.620,P&;lt;0.05)。结论:PZ水平的升高/降低可能与青年不明原因脑卒中有关,但进一步的结论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彤宇  张彦宗 《天津医药》2002,30(9):530-532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8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浆ox-LDL和AngⅡ水平的测定.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和高血压病组的血浆ox-LDL、Ang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组与高血压病组之间血浆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AngⅡ水平高于高血压病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浆ox-LDL水平与AngⅡ水平呈正相关(r=0.476 5,P<0.01).结论血浆ox-LDL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规定的时间窗内对有适应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已被证实是恢复缺血区灌注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极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卒中后生活能力。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11月应用该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